以“凉”策应“烤”验
——山西华兴与山西中润筑牢高温下安全生产“清凉防线”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通 讯 员 张亚东 郭宇浩
连日来,山西省持续拉响高温红色预警,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酷热天气如一场严酷的“烤”验席卷而来。面对这场与高温的较量,山西华兴铝业有限公司与山西中铝华润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早谋划、快行动,以“组织筑基、设施降温、动态管理、人文暖心”四维发力,织就一张覆盖生产全链条的“清凉防护网”,全力保障员工健康与企业生产“双稳定”。
“防暑降温不是‘临时课’,必须当成‘必修课’来抓。” 今年4月底,两家公司便针对防暑降温工作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安全环保健康部牵头制定防暑降温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举措,统筹推进各项防暑降温工作;生产质量技术部合理调整生产计划,压缩户外检修与高温作业时段;安全环保健康部同步落实降温物资采购与防暑安全知识培训;装备能源部列出36项设备“消暑清单”,综合管理部制定“清凉物资储备计划”。从细处着手,于入暑前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为企业平稳度夏织密了坚实的“防晒网”。
“这台天车改造后再也没‘罢过工’!”电解铝生产部多功能天车师傅老李指着驾驶舱里的温湿度计,欣喜地介绍道,“以前夏天一开车,仪表盘都能烫手,现在装了双循环散热系统,舱内温度始终稳定在28℃左右。”为破解设备“高温焦虑”,装备能源部提前行动,入夏前便投入专项资金,对重点设备进行“消暑解热”改造;对现场制冷通风设施运转及控制系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故障;针对配电柜、控制柜、冷却塔等重点设备,开展“散热通道清零行动”,让设备得以“畅快呼吸”。除了“硬件升级”,设备运维也按下“快进键”:各车间建立“日巡检+夜排查”双轨机制,岗位员工每2小时记录一次设备温度,维修班组24小时待命,确保故障隐患“不过班”;针对关键高温岗位,实施“一机一档”专人管理,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天气太热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轮换休息,有任何不舒服马上报告!”氧化铝生产部维检工序的王工,反复叮嘱着班组员工。面对高温“烤”验,企业坚守“人比设备更重要”的管理理念,动态调整作业时间,实行“抓早晚、歇中间”的弹性排班制度,非必要不安排露天高空、有限空间等高强度作业。同时,各工序班组在作业休息现场设置通风良好的应急休息点,确保员工时刻保持充沛体力与清晰脑力。各班组严格执行岗前健康检查制度,密切关注员工身体状况,尤其对高血压、心脏病等高温敏感岗位人员重点关怀。安全环保健康部牵头强化技能培训,为岗位员工普及中暑急救知识,邀请急救专家现场讲解高温中暑症状辨识及应急救护方法,全面提升全员应急能力。此外,针对高温时段作业员工实施“一小时巡查”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切实守护职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这一系列贴心的动态保障“解暑方”,让“清凉”真正沁入员工心间。
“虽然天热干活辛苦,但公司替我们想得这么周到,咱心里踏实,干起活来也更有劲头。”氧化铝生产部维检工序的青年职工张工,看着班组冰箱里满满当当的饮料和雪糕,笑着说道。这场从“胃”到“心”的关怀,让清凉真正“触手可及”:公司工会启动“夏送清凉”专项行动,累计发放冰镇饮料3000箱、雪糕2万支、西瓜3万余斤;食堂专门开设“消暑窗口”,每日供应凉拌木耳、黄瓜拌海蜇等爽口菜品,免费提供绿豆汤、冰糖雪梨水,食材采购量较平时增加50%;党员干部组成“送凉小分队”,带着保温桶深入车间,为一线员工递上冰镇盐汽水与擦汗毛巾。针对不同岗位需求,防暑物资实现“精准投放”:为高温岗位配备藿香正气水等急救药品,在地下皮带廊设置食盐补给点;给检修班组配备便携式冷风机、降温背心;在户外作业区增设冰袋、湿毛巾,随时满足员工物理降温需求。
两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日后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动态优化保障措施,用更实的举措、更“清凉”的行动,为员工撑起夏日“绿荫”,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清凉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