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人物

烽火淬炼中成长的战斗英雄王志同

2025年08月08日 10:18:52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在汾阳市档案馆的密集架上,一份档号为33-2·1·1-259的档案静静安卧。泛黄的纸页间,一位抗战老兵的身影正穿越时光向我们走来——抗日游击战中有他矫健的身影,百团大战中有他洒下的热血,吕梁山区有他勇敢战斗的足迹……他就是从汾阳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王志同。

如1940年,于岢岚战斗中,那时我才16岁,在二十二团当战士,当时,因敌以一个大队向我们一个团进攻,而我们因火力不足、兵力不强,不能再继续支持,故作了暂时的撤退。在撤退不久,我们部队又下了一道总反攻的命令,在反击中我们与敌人进行了白刃战,当时我虽然年纪还小,但由于在党的教养下指导并明确今天的作战是为了什么……故所以,在那时就不顾自己的一切,和日本鬼子作着拼命的战斗,在拼刺中,我一连杀了两个敌人。因之,战斗结束后,被团评为战斗英雄,并出席了吕梁军区的英模大会。

这是王志同人事档案自传中的一部分,翻开他的人生画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用生命书写的忠诚史诗。1925年,他出生于汾阳城子乡唐兴庄的一个普通家庭。1939年,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汾阳大地时,年仅15岁的王志同毅然投身抗日英雄蒋三率领的五区游击队,在战斗中逐渐成长为一名胆大心细,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员,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这位少年战士迅速成长为钢铁战士。1940年百团大战中,十六岁的他在岢岚战场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连续刺倒两名敌寇,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并出席了吕梁军区的英模大会。1942年蒋三牺牲后,他随部队转移至边山地区,在汾阳、文水、交城、离石、平遥、五寨等地的抗日战场上,这个爱憎分明、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年轻战士,在队伍中威望逐渐提升,迅速从普通战士成长为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

1944年,未满20岁的王志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加坚定地践行着“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在烽火连天的1947—1948年,作为连长的王志同率领能攻能守、敢打大仗、善打恶战的八连在延安保卫战、解放大西北、荔北战役等战役中屡建奇功,参加了延安保卫战三次大捷庆功会。1949年随部队进军新疆。1953年任19军55师山炮营副营长赴朝鲜前线。1955年转业地方,1984年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

这位老战士一生战斗200多次,战斗中重伤四次、轻伤六次,三次荣立一等功,荣获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是西北野战军二军的战斗英雄。

“参加革命前后履历”中,工整的钢笔字迹犹如时光的刻刀,镌刻出王志同同志从热血青年到抗战骨干再到战斗英勇的革命履历。今天,当我们轻抚这些承载着烽火记忆的纸页,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最纯粹的革命信仰,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永恒回响。

吕梁市档案馆 汾阳市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