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社会“微切口” 织就民生“幸福网”
我市2026张护理床正式“上岗”服务
本报讯 (记者 王洋)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一直是家庭的痛点,也是社会民生关注的焦点。在今年吕梁市两会上,“为2026名困难失能老人免费安装护理床”经人大代表票决,脱颖而出成为全市五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如今,随着2026张护理床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正式“上岗”服务,这一暖心工程为失能老人的生活带来极大改变,也让养老服务更具温度。
自项目启动以来,市民政局积极践行“精准施策、高效服务”理念,迅速组建专业评估团队,逐户摸排困难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以最快速度推进项目落实。秉持“评估即推进、安装即落实”的原则,全力让惠民工程尽早惠及老人。
这些护理床集安全防护、便捷护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有效减轻了家属的照护负担,成为老人们幸福晚年的有力支撑。88岁的贺大娘因脑梗瘫痪在床长达八年,女儿温环则已66岁,日夜照料让她疲惫不堪。“以前一天要扶母亲十几次,晚上也睡不好,我浑身难受。”温环则无奈地说。但今年7月护理床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这张护理床能移动、能升降,还自带就餐功能和防护设施。“现在把床摇起来就能吃饭,轻松太多了,老人和我都不再受罪。”温环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同样,离石区李家沟村74岁的王冬升大爷因事故腿无法站立行走,老伴年事已高照顾困难。新安装的护理床让老两口安心不少。“这床太实用了,感谢党和政府想着我!”王大爷感激地说,其老伴贺心爱也连连称赞:“这事儿办得实实在在,这护理床太实用了,吃饭方便,躺下能摇起来靠着,护理起来轻松多了!”
为了让护理床尽快服务困难失能老人,我市采用“评估一县、安装一县”的高效工作模式。5月下旬起,市民政局委托中阳县福祉康复护理院,组建多支由专业医生、护士及社工组成的评估小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敲门式”入户评估。
“我们的评估工作坚持科学、全面、精准的原则。”中阳县福祉康复护理院评估项目负责人姬凌云介绍,“评估过程中,我们不仅详细测评老人的自理能力,还综合考量其社会参与度、感知能力,并仔细勘察家庭环境状况,通过多维度评估形成专业结论,从而精准确定每位老人是否符合护理床配置条件,确保资源精准匹配、服务精准到位。”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到7月底,2026张护理床全部安装完毕,稳稳地“落户”在老人们家中。“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抽检工作,对部分已安装的护理床进行实地检查,确保每一张护理床都安装到老人家里,让老人们住得舒适、安心。”市民政局养老科科长刘超介绍道。
这2026张护理床不仅解决了困难失能老人家庭的燃眉之急,更是我市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它让居家养老的“最后一公里”更加温暖、更有保障,为全市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吕梁在养老服务上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