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头条

文明之花绽新颜 诗酒古镇续华章

——汾阳市杏花村镇以文明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年08月27日 11:38:36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与酒的交织,向来是中华文化中最绮丽的篇章。

在吕梁的辽阔大地上,汾阳市的东北一隅,有一处地方将诗与酒的传奇故事演绎得如诗如画。近日,它再度凭借深厚的底蕴与蓬勃的活力,成功蝉联“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为这座古老的小镇增添了新的时代光彩。

它,就是杏花村镇。

诗酒芳华 千载过后花犹香

三月烟雨,被春风蘸取,在杏花村晕染出一抹水墨清香。

阳春三月,享有“诗酒天下第一村”的汾阳杏花村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杏林已经进入了盛花期,一朵朵、一簇簇杏花竞相绽放,将这片土地装扮得如诗如画。

作为酒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IP,今年的汾酒杏花节已迈至第八个年头。举办方立足“诗、酒、花”的活动内核,以深厚的文化为笔,精心绘就“杏”韵春卷,以蓬勃的旅游为墨,晕染“醉”美春光,为四方游客带来一场场别具韵味的春日盛宴。

如云似霞的花海宛如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花墙迎春处,游客们笑意盈盈,与春天撞个满怀;划拳互动间,欢声笑语回荡在花海之上;拼图杏花语活动里,大家发挥创意,解读着杏花的浪漫花语;汾享好运转转转活动前,人们满怀期待,转动手中的幸运之轮。清香市集上,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潮玩展示着时尚的魅力,文创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人目不暇接。糖画摊前,艺人手中的糖勺如灵动的画笔,勾勒出栩栩如生的造型;剪纸摊前,一张张彩纸在艺人的巧手下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醉仙楼二层,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围坐在一起,举杯品酒,共赏春光,“汾享清香”。素不相识的人们因这一抹“杏”韵而结缘,因这一缕酒香而相知。

杏花村的文明,根植于千年流淌的诗酒文脉。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杏花村就开始了白酒酿造,酿酒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华名酒第一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让杏花村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也让诗酒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流淌出独特的韵味。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来自杏花村的“高粱汾酒”一举夺魁,荣获“甲等大奖章”,更是让杏花村蜚声海内外。

杏花枝头春意闹,杏花村里酒飘香。如今,杏花村镇拥有“汾酒”“杏花村”“竹叶青”“汾杏”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这张百年前印有汾酒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奖状的得奖通告,被放大展示在汾酒博物馆的中央,成为了杏花村辉煌历史的永恒见证。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千年后的杏花村依旧迷人。除了阳春三月浪漫多姿的汾酒杏花节,每年秋季盛大举行的“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更是全国白酒行业的一场年度盛会。

届时,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古井贡、郎酒、剑南春等国内知名酒企负责人,投资机构专家,各界参会客商,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领袖、文化界名人等都将齐聚杏花村,以助力产区品牌建设为核心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动行业交流合作、促进市场新消费、弘扬深厚酒文化、拓展酒旅深度融合以及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诗酒的芬芳,不仅飘散在杏花村的每一个角落,更紧密地串联起了古镇发展的脉络,转化为推动古镇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传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发展,这座流淌着诗酒基因的古镇正以焕然一新的姿态,热情地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共同续写全国文明村镇的辉煌篇章,让古老的文明之花,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新颜。

产业“聚变” 融合创新奏华章

“我主要负责对酒瓶胚体进行精细磨洗,只有确保瓶体光滑,瓶胚才能进入下一步彩绘工序,最终让酒瓶披上青花瓷般的外衣,成为青花20的专属‘新衣’。”6月27日,在汾阳市杏花村下堡村辉煌瓷业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未上釉的土色酒瓶胚体整齐排列,静待第一道“美容”工序。郝艳萍坐在成排的土色酒瓶胚体后,专注地磨洗着面前的每一个瓶胚。由于来自汾酒集团的订单量多且时间紧迫,她丝毫不敢懈怠。

汾阳市杏花村镇辉煌瓷业有限公司是杏花村镇规模最大的白酒包装企业之一。自2010年成立以来,公司依托汾酒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促进了村民就业和稳定增收。

“目前,我们具备年产1600万个酒瓶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青花20/30升级版和复兴版青花30酒瓶,年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创利税1000多万元,累计为下堡及周边村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为镇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下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公司总经理王建波介绍道。

白酒是汾阳市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全市50%的GDP、60%的税收、40%的就业岗位。近年来,吕梁市将白酒产业列入“985”重点产业链建设的规划,并按照省委的部署,启动了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建设。

全省首批十大专业镇之首的体量,让汾阳市找到了锻造县域经济长板优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尽享“近水楼台”优势的杏花村镇,更是将其视为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杏花村镇立足自身优势,聚焦白酒产业,形成了以汾酒集团为龙头,众多白酒企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杏花村镇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还荣获了山西省百镇建设示范镇、汾酒特色产业镇、“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重点建设镇等多项殊荣。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杏花村镇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形成了“白酒+电商”“白酒+文旅”“白酒+会展”等新业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平台成为了白酒销售的新渠道,众多酒企纷纷触网,通过直播带货、网络销售等方式,将清香型白酒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同时,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总投资200亿元、占地5000亩的杏花村酒文旅融合项目,按照“一点两轴三板块”总体规划逐步推进,开创了山西“村酒文旅商”新模式。

此外,每年举办的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酒类专业展会,不仅为白酒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更提升了杏花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推动杏花村白酒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上半年,杏花村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92亿元。形成以白酒产业为龙头,白酒配套产业为支柱的二、三产业发展模式,三大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生产白酒5.67万吨,生产加工包装2471万套、生产环保节能包装上下垫1428万套、生产青花陶瓷酒瓶5019万个、加工生产考花酒瓶917万个。

一个个数据见证着增长,一个个项目承载着希望,杏花村镇的产业发展之路,正展现出千年古镇的“硬核”实力。然而,这朵产业之花的绚烂绽放,离不开文明乡风的阳光雨露和高效治理的坚实土壤。

党建领航 乡村治理焕新貌

“原来村民们也存在互相攀比的现象,办个事能请七八班响工,大家压力挺大。这几年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大家的观念变了,白事已经不请响工了,礼金也只有一两百元,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在杏花村镇武家垣村,54岁的武锁元说起村子移风易俗以来的变化,忍不住感慨道。

武家垣村位于杏花村镇东北方向,属于纯农业村,经济发展水平在以白酒闻名的杏花村镇,并不突出。即便这样,多年前,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仍然不可避免的侵染进来,成为文明乐章中几个不和谐音符,为群众带来的不小的压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行为的标准。全市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杏花村镇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约定办事规模和标准,形成老百姓自己的“土规定”“好规矩”。

作为村里农业生产托管的负责人,武锁元亲眼见证了新风下村民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也经历了党组织带领下的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村民郝爱民长年在外经商,家中26亩耕地无暇顾及。在以前,他们家的地为了不被抛荒,都被附近的村民种了。2022年开始,村里成立托管组织之后,他便将土地托管,每年增加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需要多少人手,你安排,活干完,钱我微信转你。”郝爱民在微信上对武锁元说。

第二天,武锁元便组织了九人,四天时间就完成了高粱地的锄草工作。

“我们村的人手根本不够用,好在靠近文水县,能请到北张乡的人来帮忙,每天工钱150元,当天结算。”武锁元介绍道。

2022年以来,武家垣村积极实施“党组织+村级经济组织+农户”托管模式,全村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500多亩,服务农户250户,托管覆盖率超过75%,逐步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通过托管,使全村的种植成本下降30%,亩均产量增加300余斤,户均每亩增收400余元,村集体还增收20余万元。”武锁元自豪地说。

党建引领是杏花村镇各村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一踏入杏花村镇东堡村,浓郁的酒香便扑鼻而来。放眼望去,一面面“酒都特色文化”墙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每一面墙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面墙都成为一处风景。这些文化墙融合了酒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法治、道德文化等元素,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让人眼前一亮。它们不仅装点了村落,更诠释了乡村振兴、文明新风的深刻内涵,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自从镇政府帮我们美化了这些文化墙,村里的街道变得干净整洁,每次出门看到这些美丽的墙画,心情都格外舒畅。”村民王敬勇对村里环境的改善赞不绝口。

东堡村,这个以汾酒老作坊为核心,承载着千年汾酒文化的传统村落,近年来抓住了“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的机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兴村。村里充分挖掘新石器遗址、宋代汾酒老作坊以及30余处传统民居等旅游资源,依托“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大力发展“白酒+电商”“白酒+文旅”“白酒+会展”等新业态。通过“书记工程”打通乡村旅游通道,全方位融入酒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实现了双增双赢。

在杏花村镇的文明创建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该镇还探索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在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显著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眼下,行走在杏花村镇的街头,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民居,耳边回响着的是邻里间的欢声笑语,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杏花村的文明,是流淌在酒香里的文化自信,是镌刻在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培育文明乡风,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美丽、富裕、和谐的新家园,续写诗酒古镇的辉煌篇章。”杏花村镇党委书记李小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