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补贴资金4.06亿元、实现销售24.1亿元
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显著
本报讯 (记者 高茜)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牵头落实“两新”政策中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推动全市消费市场加快回升。截至8月24日,累计产生补贴资金4.06亿元、实现销售24.1亿元。
其中,汽车报废更新申请4336辆、补贴资金0.75亿元;汽车置换更新申请8746辆、补贴资金1.21万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14.5万单、补贴资金1.16亿元;3C数码补贴11.3万单、补贴资金4152.31万元;家装“焕新”补贴2万余单、补贴资金0.26亿元;电动自行车补贴4.6万辆、补贴资金0.27亿元。
数据显示,1月至7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零售完成71.9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全省(8.2%)1.9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四。其中,限上汽车、家电、通讯器材零售1月至7月分别增长43%、23.4%、12.7%,成为消费增长主要动力。
据悉,今年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于1月20日启动,具体由各县(市、区)组织实施,突出“加力”和“扩围”两个方面。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我市打出“组合拳”:加强组织领导,2024年6月先行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方案,后续其它领域省级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印发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由13个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市县两级联动机制,统筹协调政策实施。强化政策宣传,通过3次专题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会,3次集中举办的政策培训及进商家、进社区活动,联合多平台推出专题内容,扩大政策知晓度。优化审核流程,依托第三方平台搭建集成服务系统,实现补贴全流程无纸化、信息化,家电、3C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实行消费端直接立减,汽车补贴申报审核兑付时间最短缩减到20个工作日。规范资金管理,实施专账管理与“预拨+清算”模式,引入第三方审计核查,确保补贴资金合规使用,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公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骗补套补等行为。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两新”政策对消费市场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推动全市消费持续回暖向好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