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506万亩秋粮总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本报讯 (记者 刘子璇) 秋粮生产事关全年粮食丰收。记者近日从市农业部门获悉,当前,我市506万亩秋粮总体长势良好,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方山县杨家会村的玉米试验基地里,挺拔健壮的玉米植株挂满了金黄色的玉米棒,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卷。“今年雨水多,玉米播种质量高,前期苗情也比较好。”种植户任大叔高兴地说,再过一段时间,这些玉米就要收获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让种植户对今年粮食产量充满信心的,还有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种地和以前可不一样了,必须得依靠科技的力量!”任大叔介绍,从去年起,基地就换了新的品种,这个玉米品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棒大粒深产量高。另外,根据农业专家的指导,他们每年都改进生产技术,实行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打药等,以科学管理确保丰产丰收。
在今年秋粮作物生长的关键期,粮食防灾减灾是关键一环。我市多地实施秋粮作物“一喷多促”,重点对玉米、大豆等主要秋粮作物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给予补助,支持农民合作社、服务专业户、农业服务类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等符合条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统防统治方式推进喷施作业。我市还持续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应对灾害,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排涝降渍、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方面,我市层层压实责任,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县、乡、村,落实到地块,确保应播尽播、种足种满。同时,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市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组织技术人员加密田间巡查指导,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