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集贤堡村:酒文旅融合酿出“幸福味”
□ 本报记者 王洋
七月的汾阳市栗家庄镇集贤堡村,满目葱茏,进村道路两侧的核桃树枝繁叶茂,青皮核桃缀满枝头,一派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这座距汾阳城区仅5公里的古老山寨,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在岁月沉淀的土地上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古堡藏底蕴,文脉贯古今。集贤堡村的独特魅力,首先源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古村落,这里由汾商王氏家族兴建,依山就势的建筑格局既顺应风水之道,又融合了自然与人文之美,堪称汾阳民间建筑的“活态博物馆”。电视剧《吕梁英雄传》曾在此取景,让这片土地的红色记忆与古建风情相得益彰。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去年,文化学者蒙曼到访时留下的诗句,道出了古堡岁月更迭中的厚重历史。她与当地文化学者、民间艺人围坐交流,共同探寻村落承载的文化密码,让这座古堡的历史价值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里是中国汾酒的发源地,酿酒历史可追溯数百年。漫步村中,汾酒老东家博物馆内,详实的陈列生动再现了汾酒酿造技艺的传承脉络、发展历程与晋商经营智慧,成为展现中国白酒文化的重要窗口。集贤酒堡将专业品酒、文化参观、旅游体验融为一体,让游客在烈酒的醇香中触摸非遗文化的温度,构建起“酒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
文化资源的活化,最终要落脚到惠民利民的实效上。“村里40多人在旁边酒厂上班,家门口就能挣钱。”到村工作大学生田丽媛的话语,道出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民生变化。
在集贤酒堡生产车间,村民王元凤正在灯检处仔细检查酒体品质。“我在这儿干了7年,每月能挣2000多元,既能照顾家,又能养家糊口,心里踏实。”她朴实的笑容里,透着对就近就业的满足。酒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古村焕发新颜,更搭建起村民增收的平台,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转化。
集贤堡村党支部副书记王金伟介绍,村里正以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抓手,深入挖掘王氏家族的历史与商业文化价值,打造古堡观光、农家乐、农业采摘等多元项目。“我们要让村民在文化传承中得实惠,把提升获得感、幸福指数作为最终目标。”
服务提质效,古韵焕新颜。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古村魅力,集贤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功夫。两套精心打造的民宿秉持“修旧如旧、外旧内新”理念,既保留古朴风貌,又配备现代设施,让游客在田园静谧中享受舒适体验。配套建设的停车场解决了自驾游客的后顾之忧,旅游服务水平与接待能力显著提升。
如今的集贤堡村,春有农耕之乐,夏有绿荫蔽日,秋有硕果盈枝,冬有古堡静思。在这里,可探寻汾酒传奇,可体验非遗魅力,可栖居田园民宿,酒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触手可及。这座承载着晋商智慧与酒文化基因的古村落,正以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