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刘家庄村
“洋豆子”助力农户增收
□ 本报记者 王涛 任洋洋
9月的南阳沟下秋阳正好,方山县积翠镇刘家庄村农户赵启清家院外的空地上,正在晾晒的豆枝堆成了小山,风一吹便簌簌作响。“这是刚收的英国豆枝,等晒透了就脱粒。”赵启清长着花白短发,黑色夹克上还沾着些许泥土,脸上却始终挂着爽朗的笑容,边说边走进院内。
院子里,三个塑料桶满满装着饱满的英国豆,籽粒红艳鲜亮,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一旁的田垄里,党参、鸡头参等药用植物长势喜人。“今年英国豆收成不错,一亩能产二三百斤呢。” 赵启清拿起一把英国豆介绍道,“这豆子比大豆、红小豆好打理,省时省力,收益还高,现在成了我们这儿的‘香饽饽’。”
谈及英国豆的优势,赵启清打开了话匣子:“这是国外引进的品种,生长期短,而且籽粒饱满、色泽鲜艳,又叫红芸豆。咱们吕梁冬寒夏暑,特别适合它生长,种出来的豆子无污染、无公害、品质优,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他还提到,这种豆子不褪色、利用率高,深受素食者和健身爱好者喜爱,“现在大家都注重健康,这豆子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多矿物质的保健食品,富含膳食纤维、花青素这些好东西,听说还能抗氧化、延缓衰老,对身体好。”
不过,赵启清也特意提醒:“这豆子虽好,但含有一定毒素,必须煮熟煮透才能吃,可不能马虎。”赵启清在桶里翻找着,拿出一粒发了芽的豆子,“像这种发了芽的豆子,收购者是不会要的,必须挑拣出来。”说着赵启清将发了芽的豆子扔在一旁的筐里。
“哎呀,差点忘了,我得把院子里晒的豆子脱离出来,一会儿有收购者上门,我今年种了5亩豆子,能产1300斤,我这豆子成色品质都好,一斤能卖5块钱,这也是我家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赵启清笑着向院外豆枝小山走去。
蓝天白云下,满院的英国豆与药用植物相映成趣,不仅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也让“洋豆子”扎根乡土、助力农户增收的故事,在山间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