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晋绥民兵战斗英雄段兴玉

2025年09月25日 09:48:10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该档案由吕梁市档案馆提供,档号:011-7-178。

    该档案由吕梁市档案馆提供。

《抗战日报》于1944年12月17日第一版“民兵英雄段兴玉路玉小发展了劳武结合”的文章中展示了特等民兵战斗英雄段兴玉的事迹。

段兴玉同志在八分区曾获得“民兵大旗”的光荣称号,在挤走岔口敌人中,功勋卓著。……他是一个常胜的民兵英雄,他是一个神枪手,沉着而机动,善于指挥作战,在任何不利的情况下,都能取得胜利,而自己则一无损伤。

段兴玉(1912-1974),又名段祥玉,交城县东坡底乡横岭村人,晋绥边区特等民兵战斗英雄。他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和神乎其技的枪法,带领民兵队伍创造了无数战斗奇迹,被誉为“神枪手”“独胆英雄”,其所率领的民兵中队更被称为“常胜中队”。

1937年11月,日军侵占交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38年,在八路军的影响下,他参加抗日武装活动,1940年加入共产党,曾先后担任游击小组组长、民兵中队长、大队长等职。他善于研究敌情、因地制宜变换战术,在对日作战中充分展现了军事指挥才能,创造了磨坊梁伏击战,智歼“突击督导班”等经典战例,尤以二十里阻击战的“倒架架”战术名震晋西北。

1942年冬,日军趁八分区主力外调,纠集170余人偷袭关头村分区机关。段兴玉审时度势,一面火速报信,一面将28名民兵分四组,在葫芦川二十里战线布“倒架架”阵:申家庄四方坪、冯家庄道底坡、横岭村高崖、燕家庄南塄子四地交替阻击。民兵借地形动态袭扰,令日军误判兵力、疲于应对,成功为机关转移争取时间。此役民兵零伤亡,粉碎日军“扫荡”,获八分区嘉奖,《抗战日报》专题报道。

段兴玉不仅擅长直接作战,更创造性地执行了毛主席“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1943年围困岔口据点时,他组织民兵开展“空室清野”,转移群众、藏匿牲畜、埋藏粮食,一夜之间将据点周围15里变成“无人区”。同时采用“麻雀战”骚扰敌人,自制“榆木炮”架于山头,趁敌松懈开火,使敌人陷入缺粮断水困境,最终狼狈撤离。

1944年12月,段兴玉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上,荣获“晋绥边区特等民兵战斗英雄”的称号,位列英雄谱第一名,被赞“卓越的民兵指挥员”,成为晋绥边区“五面旗帜”之一。这荣誉,是他个人的荣光,更是吕梁儿女“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吕梁精神的生动注脚。

从葫芦川的枪林弹雨,到岔口据点的智勇围困,段兴玉以平凡之躯立非凡之功。他的铁血担当,早已融入吕梁的山川大地,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精神坐标——既是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激励后人在复兴征程中勇毅前行的不竭力量。    吕梁市档案馆 交城县档案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