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思想理论

融媒体背景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创新浅议

□ 孙慧斌

2025年10月26日 10:14:24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宣传工作是连接企业与社会、员工的重要纽带,既需传递经营理念、展示发展成果,也需回应社会关切、凝聚内部力量。当今融媒体技术重塑信息传播生态,在国企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融媒体环境下国企宣传工作的新策略,对推动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适配性分析

国有企业的融媒体和宣传工作的互适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契合国企多元化传播需求。国有企业需要向主管部门、投资者、员工和社区等多类受众传递信息。而融媒体可通过不同形态内容、不同传播渠道,精准匹配受众需求。二是增强宣传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传统宣传模式宣传周期较长,覆盖面较窄,融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实时传播的特点,进行快速响应热点事件,在多平台中分发信息,扩大受众面。三是强化国企品牌形象立体化塑造。融媒体通过利用短视频等形式,让观众掌握国企的生产现场、国企的技术创新以及国企员工的精神风貌,打破群众对国企“刻板化”的固化印象,塑造国企品牌形象。

二、当前国有企业宣传工作难点分析

部分国有企业宣传还是处在“政策传达”“业绩通报”等固定模式,未能讲好大众听得懂的“故事”,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开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渠道,但是运营中存在“各自为战”现象。一方面,未根据不同平台特性调整内容形态。比如把公众号上的长图文简单复制到抖音;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为阵,无法实现“传统媒体深度解读+新媒体快速传播”,导致宣传效应大打折扣。传统的国企宣传往往采用的是“企业发声,受众接收”的单向式传播模式,与受众缺少交流和互动,群众缺乏归属感,品牌认同感不足。

三、融媒体背景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策略

1、内容创新。国有企业要想挣脱传统思维禁锢,就必须按照“受众需求”来进行“差异化+故事化”的内容体系建设。一方面,挖出企业的特色内容,结合行业属性和自身的属性打造不同的IP。如能源类国企可以主打“绿色能源生产”“能源保供”系列专题,可以制作并推出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相关纪录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宣传过程中,需将政策落地、业绩数据转化为生动故事,实现政策落实、业绩宣讲“故事化”。例如,在业绩宣传时,不单纯罗列营收数据,而是通过“一个项目的落地历程”“一位员工的岗位贡献”等,让受众直观感受企业发展成果。在政策解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动漫、卡通等形式将复杂的政策转化成简单、风趣、明晰的图文并茂的素材。

2、渠道创新。借助融媒体“中央厨房”的经验,在国有企业建立面向大众的“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适配”的宣传内容生产、发布中心。一方面,在内容采集阶段组建跨部门的内容团队,成员由宣传人员、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到生产一线或项目现场去采编材料,组成“素材库”。另一方面,在内容加工阶段,根据不同的平台特点做“定制化生产”。如把同一个项目的素材制作成公众号深度报道、抖音短视频、视频号直播以及H5互动页面等。最后,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协同方式,在渠道分发方面制作一套完整的“立体式”传播计划。对于有大动作、大事件的企业,先通过内刊、官网发布深度解读文章,再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核心亮点片段,最后通过直播邀请专家与员工在线答疑,形成 “立体式”传播,最大化提升信息覆盖面与影响力。

3、机制创新。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融媒体宣传工作机制,为宣传创新提供保证。一方面,建立“双向互动”机制,加强与受众的深度互动。设立专职互动运营岗位,确保用户留言、咨询24小时内必有回复;结合重要宣传节点,策划互动活动,如“国企开放日”线上直播,请用户“云参观”车间,边看边答,并在回答后介绍当日生产情况等;开展话题挑战,比如,在抖音开展“我身边的国企故事”话题,动员大家挖掘并向广大网友宣传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另一方面,要健全融媒体宣传工作评价激励制度,将融媒体宣传工作纳入考核,把融媒体宣传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用户咨询量、活动参与率、内容转化率、品牌提及率等等作为考量指标。同时,设置专项宣传创新奖励基金,对优质内容创作者和优秀运营团队进行表扬鼓励,充分发挥宣传队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结语

融媒体的发展为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打开全新的局面,也带来新的要求。国有企业是国家形象和经济力量的重要象征,要主动投身到融媒体大潮,跳出传统的宣传思路。宣传过程中,需运用好融媒体的内容、渠道、机制优势,在源头做好宣传转化,让宣传从“事务性工作”升级成“价值创造工作”,使国企宣传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推动国企用新事物塑造好企业发展正能量,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舆论动力。

(作者单位: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