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护航
让节约成为社会运行的新底色
□ 本报记者 韩笑
“您好,您几位可以先点这些菜,不够再加,避免浪费。”在市区一家连锁餐厅内,服务员高利琴正轻声引导顾客科学点餐;餐桌上,“光盘行动”提示牌醒目摆放,公勺公筷整齐陈列;收银台旁,免费打包盒整齐堆叠,方便顾客带走剩余餐食……如今行走在吕梁的大街小巷,这样的“节约场景”已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常态。
自反餐饮浪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压实责任、广泛宣传、精准监管”为抓手,推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理念落地生根,在全市掀起了一场“餐饮节约新风尚”。
专项整治能否见效,组织领导是关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项部署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餐饮浪费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局结合“光盘行动”倡导工作,全面推进整治行动。
为避免“纸上谈兵”,该局还组建专项督导检查组,赴各地开展“无死角”督导,从餐饮单位的采购加工到服务引导,从宣传氛围营造到问题整改落实,逐项检查、层层压实责任。“不仅要让餐饮单位知道不能浪费,更要教会他们如何节约,确保整治行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督导检查组工作人员表示。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的节约标语,如今已走进吕梁的社区宣传栏、食药科普站、机关食堂和大小餐厅。
专项行动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线上,依托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报道20余次,制作的节约主题海报、图解、短视频等产品浏览量超9000次;线下,发放“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宣传材料2000余份,在41处社区宣传栏、90处食药科普站设置宣传点,悬挂宣传横幅120余条,摆放餐桌提示牌900余个,直接覆盖群众超2.3万人次。
与此同时,全市餐饮单位积极响应,将节约理念融入服务细节:有的推出“小份菜”“半份菜”菜单,有的提供免费打包服务,有的在点餐时主动提醒顾客“按需适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食堂更是率先垂范,通过开展节约主题教育、推行“不多点、不多打、不多做”用餐模式,让干部职工和学生从“光盘”做起,养成节约习惯。
“随机查餐厅”是此次专项整治的“重头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外卖、婚宴、自助餐等易产生浪费的重点场景,累计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192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超2000家次,其中包括480户外卖餐饮单位、174户婚宴承办单位和37户自助餐企业。
对检查中发现的120户存在浪费问题的餐饮单位,执法人员坚持“教育为主、整改为辅”,当场指导纠正119条问题。“我们不是为了查而查,而是希望通过监督引导,让餐饮单位把节约变成自觉行动。”该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还将建立“联动监督制度”,联合多部门对餐饮浪费行为进行联合惩戒,让节约监管“长牙齿”。
如今的吕梁,餐饮节约已从“专项行动”走向“日常常态”:餐厅里的“小份菜”更受欢迎,食堂里的“光盘率”显著提升,市民打包剩菜的意识明显增强……这场“反餐饮浪费”行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用餐习惯,更让“节约光荣”的新风尚,成为这座城市温暖的“民生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