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沃野绘“丰”景
——我市各级党组织多措并举保秋收促振兴
□ 本报记者 张娟娟
金秋十月,吕梁大地遍野流金、硕果盈枝,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多元赋能”机制优势,推动组织力量转化为发展实效,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农技专家、驻村干部等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保障粮食颗粒归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绘就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离石区坚持“党建引领、文旅搭台、产业配套、群众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在2025年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为105个村集中兑现分红,以“真金白银”履行“集体增收、农民共富”的承诺,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汾阳市贾家庄镇古浮图村党组织统筹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志愿服务队,深入一线协调农机调度、保障粮食晾晒,以精细化服务守护每一粒收成,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在文水县,“志愿红”成为秋收一线最温暖的风景。北张乡上河头村的党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与农户共同搬运圆白菜、整理装车,忙碌的身影与绿色田园交相辉映;南武乡东庄村党支部携手田园薯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扩大西兰花种植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带动百余户村民融入产业链,让“绿蔬菜”变身“致富宝”。
面对农产品销售难题,数字赋能成为助农新引擎。孝义市柱濮镇的到村工作大学生与村“两委”组建“公益助农”直播团队,以“直播带货+政策宣讲+民情互动”模式吸引超万人观看,有效拓宽销路、传递政策温度;中阳县暖泉镇弓阳村依托“支部搭台、电商赋能、群众增收”机制,开展丰收季联销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持续带动村民增收。
科技支撑为丰收注入硬核力量。石楼县罗村镇党委组织农技员走进果蔬试验基地,围绕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开展现场指导,以技术赋能助力集体与农户双增收;山西传媒学院驻临县林家坪镇林家坪村第一书记与香菇基地负责人反复研讨,探索提升产品附加值路径,推动香菇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持续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交口县回龙镇山头村整合资源打造集种植、加工、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使特色产业成为强村富民的有力支撑;岚县普明镇前祁村党支部联合驻村工作队精准助农,帮助销售小米、鸡蛋等特产,为村集体发展和村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党员干部走进李子园,与果农协同采摘搬运,缓解秋收燃眉之急;柳林县庄上镇双兴村党支部针对缺劳力农户,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到村工作大学生助收玉米,确保不误农时、不漏一户;兴县康宁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深入玉露香梨产业园,与果农共同分拣装运,以“党建红”护航“产业绿”;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驻罗峪口镇官道吉村工作队员主动帮助劳动力不足的农户抢收玉米,在贴心服务中拉近了干群关系。
在希望的田野上,吕梁市各级党组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扎实作风,不断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幅充满生机、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吕梁大地上从容运笔、徐徐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