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 羊羔酒


羊羔酒色泽白莹、入口绵甘,如羊羔之味甘色美,是汾酒前身,起源于汉魏,兴盛于唐宋。诸葛亮曾举羊羔美酒,唱空城妙计,传千年佳话;杨贵妃借羊羔美酒,舞《霓裳羽衣曲》,铸古乐经典;苏东坡醉书“试开云梦羊羔酒,快泻钱唐药王船”的优美诗词。羊羔酒曾获1997年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最高国际金奖”、2018年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
明代冯时化《酒史》载"羊羔酒出汾州孝义县";《山西通志》"(孝义)酒之名色甚多,其羊羔儿名重海内"。羊羔酒饮于宫廷,皇家曾封"世袭御酒";传至民间,文人雅士浅斟吟诵。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补元气"的滋补保健用品。
《本草纲目》"宣和成殿真方,用米一旦,如常浸浆。嫩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杏仁一斤,同煮烂,连汁拌米。如木香一两同酿"。一法,羊肉五斤煮烂酒浸一宿,入消梨十个,同捣取汁和曲米酿酒饮之。
《遵生八笺》"糯米一旦,如常浸浆,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杏仁一斤,蒸去苦水。又同羊肉,多汤煮烂,留汁七斗,拌前米饭,加木香一两,同酿。不得犯水,十日可吃,味及甘滑"。
所采用的原料均为,糯米、黍米,浸浆煮后留汁,不得犯生水。这都是黄酒生产方法。此外必须加入肥嫩羊肉,否则就不称之为羊羔美酒了。
在唐前公元617年前,就已形成了它的独特的酿造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到了唐朝蒸馏酒(白酒)广为盛行,更为羊羔美酒添加了风采,便进入宫廷封为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