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党政专刊

党员干部要学会在批评中进步

□ 杨杰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面对批评,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逆反和委屈,认为是故意挑刺,给你难看。在基层工作中,刚开始资历浅,环境陌生,工作流程又不熟悉,受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大都还能虚心接受。接下来工作熟悉了,自认为业务能力提高了,就有了强烈的自尊心,一旦有人指出毛病,批评指责几句就暴跳如雷,仿佛受了挑衅的野兽一样回击,结果工作就会出现很多漏洞毛病,受到更多的批评投诉,如此恶性循环,年轻人就不知道如何面对。冷静下来,其实很多人的批评还是自有其道理,如果当时可以平静接受,改正错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话,也不至于让自己走了一大段弯路。这就是我们要学会在批评中进步。

面对领导的批评,要深刻反思,努力改进。领导交代的任务,我们往往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也不明白其重要性,又不太懂得轻重缓急,因为手头工作多,有时把很重要的任务耽误了,等到领导催促了才把工作进展反馈给领导,甚至时有出现超时现象。一旦超时影响了大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领导自然要批评了。领导为什么批评,批评了该怎么办?虽然并不是故意造成的,但确实是自己安排不当造成了后果,当然不能还以工作多推脱,只能低头认错,深刻反思,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要如何改进,采用什么方式才能保证不犯同样的错误呢?领导交代任务时就应该主动问清楚任务的轻重,何时必须完成,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困难要向领导汇报,进展如何要与领导沟通,必须按照甚至提前些许完成领导交办任务,让领导有足够时间审核。领导虽然是批评,但在批评中可以学到如何科学安排工作任务,如何执行任务,如何沟通,经历了一次批评就多了一次经验,多了一次纠正进步的机会。

面对同事的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管是同一个部门还是不同部门的同事,因为分工工作不同,在工作中多少会出现一些沟通衔接不到位的情况,或者不能及时协调帮助的现象,有时就不免听到一些来自同事的抱怨批评和“闲言碎语”。如果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形就要争个面红耳赤,那就伤了同事之间的感情和气,会造成今后工作协调更艰难,这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如果我们可以以退为进,认真听取这些抱怨批评,批评的对,我们就好好改正,对工作还是件好事,如果只是个人牢骚和误会就不如一笑泯恩仇,就当没有听到过,既不伤和气,也省的大家上火。

面对群众的批评,要笑脸相迎,热心解答。受到群众批评最多的难免就是窗口单位和信访部门,每天面对很多群众的投诉批评,有指责工作态度不好的,有指责办事效率低的,有投诉办事流程不合理的,还有各种民事纠纷的,前来批评投诉的群众往往情绪激动,有时投诉的对象往往不是接待的工作人员,那么作为党员干部的工作人员可以争锋相对或者置之不理吗?当然不行,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后果严重,如果导致群体事件发生那就更是难以收场。所以面对群众的批评,必须要“厚着脸皮”笑脸相迎,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记得有一位群众到我们办公室来说是找民政部门,说是外面的工作人员让他过来这里找的,结果我们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没有怎么搭理他,他就发起了火大骂起来。这时我们才意识到犯了错,赶紧端杯茶笑脸相迎,告诉群众民政部门在哪里并指给他看,还叫了同事带他过去,这时群众的脸上才有了笑容,也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麻烦。

面对自我的批评,要查漏补缺,总结经验。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不但是要接受他人的批评,更要经常做做自我批评自我剖析,梳理工作中的缺漏,对照党章党规查看自己是否有违规越矩的行为,常常要提醒自己,让自己出出汗,洗洗澡,查找原因,研究整改方式和措施,总结经验,不断在批评改进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