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党政专刊

离石区西属巴街道 创新形式 丰富手段 奏响宣传工作最强音

本报迅 (记者 臧媛慧 通讯员 任文君) 为了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到老百姓耳中,用图书报刊杂志、优秀传统故事和身边先进事迹引导村民的道德风尚,离石区西属巴街道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手段,组建宣传文化员队伍,合理利用村级宣传栏、文化大喇叭、街道《属巴之窗》报刊、各大主流媒体,奏响宣传工作最强音。

把好选人用人关,在“实”字上下功夫。西属巴街道成立了选聘农村宣传文化员工作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牵头,由街道组宣员专门负责,制定选聘办法,设立选聘标杆,扎实做好选聘工作。通过扎实的工作举措,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最终在街道范围内选出了23名优秀农村宣传文化员,每村1名。

把好学习培训关,在“活”字上做文章。2017年10月初,街道组织被录用宣传文化员在街道党校进行学习培训。要求农村宣传工作宣传阵地要活,搞好宣传栏、黑板报的设计,更要以街道报刊《属巴之窗》为载体,积极引导村民移风易俗,争创文明。农村宣传工作宣传内容要活,可以讲述关于革命历史、民俗典故、身边好人好事、孝老敬亲、家风家训家规、先进事迹等。农村宣传工作主题要活,要紧扣时代主旋律,跟紧党的新形势,要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宣传的中心工作,选取典型事例应具有正能量。农村宣传工作形式要活,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三句半的形式出现,或以诗歌、散文、评论的形式呈现。

把好宣传引导关,在“深”字上精谋划。街道党工委为了让农村宣传文化队伍真正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小喇叭”,成为帮助农民看世界的“放大镜”,大力强调宣传文化员的重要性,大力宣传本岗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崇高性,更注重在引导工作上做深做细,精心谋划。该街道优化宣传组合,采用老中青搭配、山上山下结合、技术技能互补的办法,将23名宣传文化员分成6个宣传小组,每组指定一名学历高、责任心强、会操作电脑的成员担任组长。宣传小组成员自行采写稿件,组内集体进行初审修正,组长负责协调组员录入、校对、编辑、上交街道。同时,街道成立了西属巴街道宣传文化编辑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总编,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任策划,办公室文化站抽调人员为编辑,对交回稿件做编审、采用、推荐。

把好管理考核关,在“量”字上严要求。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出台了《西属巴街道农村宣传文化员考核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农村宣传文化员考核实行分值量化方式,高度重视稿件采写的质量,按五类进行加分,发表到国家级刊物的作品加10分,发表到省级刊物的作品加8分,发表到市级刊物包括《今日头条》等市级主流媒体公众号的作品加5分,发表到区级刊物包括《今日离石》等区级主流媒体公众号的作品加3分,被《属巴之窗》、属巴秧歌文艺宣传队等采用的作品加1分,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据了解,西属巴街道农村宣传文化队伍自组建以来,共交回稿件100余份,被《属巴之窗》采用10余份,经推荐被《吕梁日报》《今日离石》采用3份,使党的政策方针在农民群众中入心入脑,为实现街道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装、舆论引导、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