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兴县

奥建东:弘扬友兰精神 继承晋绥遗风

一个没有灵魂的国度是空虚的,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用了百年,洗刷了历史的耻辱。从民族独立到民族复兴,中国一路走来,不断地沉淀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中华儿女用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建构着整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在这样的国度,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我深爱着我的祖国,我也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革命的圣土,他曾孕育出无数英雄儿女,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牛友兰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牛友兰先生关心家乡教育,24岁时创办高级国民中学,教授新学。抗战爆发后,他毁家纾难,积极支援战争,为抗日救亡竭尽全力。于太平时他心系家乡教育,于动乱时心忧国家命运。牛友兰先生的精神,体现着兴县儿女的责任与担当,激励着后辈奋力前行。

裴章生校长作为友兰中学的舵手,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精神的树立。青年教师培训,裴校长与我们一起学习;每周一次的教育快餐,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漫步于友兰中学的校园,随处可见这般务实创新的领导干部,随处可见兢兢业业的教师,严谨踏实的莘莘学子,勤劳善良的后勤人员。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无怨无悔,他们都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他们有着共同的一个名字——“友兰人”。他们都是牛友兰先生精神的继承者。

友兰精神,晋绥遗风,就是我理解的中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