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乐之和,无调不谐”,韵律的和谐,需要琴师的不断调试;社会的和谐,则需要人民调解的公平正义。
如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区域平安和谐?离石区人民调解中心的工作理念是——
“每调解成功一起纠纷,心情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的心里热乎乎的。”这是离石区人民调解员们的切身感受。
近年来,离石区人民调解中心坚持把调解促稳定、调解促和谐、调解促发展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综合灵活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及说服教育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
调是为了“不调”。只有健全“宽领域、全覆盖”的调解网络,打造“专业化、社会化”的调解队伍,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离石区委、区政府一直把化解矛盾的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率先实现突破,于2013年5月正式成立了全市唯一的县级人民调解中心,明确副科级建制,事业编制4名,直接由区司法局领导。完善硬件配备,设置了接待大厅、调解室、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等配套设施。
同时全力推动调解组织网络化建设,目前,全区共有人民调解组织230个,乡镇(街道)调委会12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200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1个。初步形成以区调解中心为主导,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村居(社区)调委会为基础,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为补充的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调解组织网络,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城乡,网络健全,纵横有序,为人民调解工作的正规化、经常化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为推进人民调解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离石区人民调解中心现已初步形成了由精通法律、医疗、心理、教育等专业知识、熟悉法律法规的知名律师、基层司法所所长以及有社会影响力的“民间”调解能手的人民调解员专家库,对专业性问题作出判断,或有重大纠纷需要参与调解时,从专家库中抽掉专家参与调解。目前,人民调解专家库中有各类人民调解员30多人。
为建设一支业务精、技能强的调解队伍,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该中心每年邀请有丰富经验的调解能手和心理咨询师,从不同角度讲解人民调解的相关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对调解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在提升调解工作的业务素质的同时,增强大局和责任意识。通过组织调委会主任深入基层进行相互观摩,促进人民调解员进行学习与交流。2014年8月26日,组织调解工作人员赴晋中市左权县就调解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借鉴左权县的成功做法,成功把调解工作融入到了全区大调解体系建设中,在全社会传播“有纠纷找调解”的理念,更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运用掌控手段没有打不开的结。通过构建“大调解、多元化”的调解机制,搭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
人民调解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中的纽带作用日益突显,结合区情,离石区人民调解中心不断创新调解机制,积极探索源头维稳新路子,调解方法呈现出多元化格局。
建立“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加强与社会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与区委政法委共同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开展民事案件前人民调解、治安案件人民调解等工作,通过“三调联动”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近年来,通过“三调联动”调解纠纷8起,调解成功率达90%。建立“三级联调”工作方法。群众有矛盾纠纷首先向村级调委会提出调解申请,村级无法调解时,向乡镇(街道)调委会提出调解申请;乡镇(街道)调委会仍无法调解时,最后向区人民调解中心提出调解申请。该中心依据纠纷需要,从特别成立的专职调解员信息库中,抽调相匹配的调解员进行调解,从而形成区、乡镇(街办)、村(社区)三级中心充分发挥递进式调解作用的调解机制,使一些疑难矛盾纠纷得以早发现、早处理,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
建立热点难点纠纷专项调解模式。从维护稳定大局出发,该中心主动联合卫生和教育部门,推行设立了医患和校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引入第三方专门调解,确保“平安医院”、“平安校园”的建设。年仅28岁的刘某在一医院实施生产麻醉术后,突发左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无法自理等症状,刘某及其家属情绪激动,认为责任全在医院,为此多次到医院闹事,要求赔偿各种费用约80万元,而院方则是怕高额赔偿带来无穷后患,所以双方僵持不下,医患关系已如寒冰一般,如处置不当,随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2014年8月,院方找到了区调解中心,请求帮助处理这件事。接到申请后,该中心启动联调机制,成立由医患调解委员会、律师、经验丰富的老调解员组成的调解小组,着手进行了详细调查,带着慰问品前往刘某家中沟通,并且保证一定会帮助她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劝解,刘某及其家人同意接受调解。调解小组抓住有利时机,继续对刘某及家属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导,双方终于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至此,在调解小组依法入情入理入心的调解下,一起僵持五年之久的医患纠纷得以化解,避免了一起矛盾纠纷的恶化升级。
实践证明人民调解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疾苦的关心,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截止目前,该中心共成功调解此类矛盾纠纷5起,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调解方式方法,掌控法律和情理,进一步发挥调解员“基础性、主力军”的维稳功能。
没有打不开的结,没有解不了的怨。”离石区人民调解中心要求人民调解员既要重视“情”与“理”的运用,还应注重“德”与“法”的衔接,推动基层治理向法治化、制度化发展,激发情感、法律、公平的多重“正能量”。
市区某小学一名小学生体育课期间,与其他三位同学玩耍打闹,导致腿部受伤。事故发生后,该学生家长多次跑到学校讨要“说法”,其他三位学生家长也互相推卸责任,不愿配合学校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之间,学校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致使事故发生长达一年时间无法得到合理解决,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形象。学校向该中心提请调解申请,该中心牵头校园纠纷调委会成立了专门调解小组,经过深入细致慎重探讨,认为此纠纷涉及人员众多,情况复杂。因此,把各方拉出“牛角尖”,以情动人才是化解切入点。于是调解小组首先来到受伤小孩家中,其父母痛哭流涕讲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在调解员们耐心开导下,孩子父母逐渐平息心中的怒火答应调解。随后调解小组又与其他三位家长进行数次交流,经过两个多月的调解,鉴于事故是发生在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也主动承担责任。
新时代下,面对法治建设的新任务、维护稳定的新挑战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离石区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途径,突出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与时俱进地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因素,防止矛盾激化、升级,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离石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