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党政专刊

十九大精神百问(三十)

58.如何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要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重点查处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维护党和国家政治安全。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对有政治、组织、廉洁问题反映的必查必核。着力解决选人用人、行政审批、工程项目、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反腐成效。

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要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强检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严肃追究责任。开展扶贫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问题,对胆敢向扶贫民生、救济救灾款物伸手的决不手软。聚焦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领域重点工程,深挖严查污染防治、环境保护问题背后的腐败行为。严厉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加大惩治“蝇贪”和“微腐败”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持续推进“天网”行动,紧盯重点国家、重点个案;坚持追逃防逃两手抓,堵截资金外流渠道;深化国际反腐败执法合作,积极参与制定相关规则;统筹各方面力量,打好政治战、外交战、法律战、舆论战,牢牢把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深入推进标本兼治。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加大数据分析运用。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选对人用好人,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不懈努力将反腐败压倒性态势转化为压倒性胜利,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59.怎样巩固拓展成果,继续整治“四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党言出纪随、久久为功,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得到人民群众交口称赞,成为党的建设亮丽名片。但是“四风”问题树倒根在,必须抓常、抓细、抓长,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推动优良作风成风成俗。

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和韧劲,一锤紧着一锤敲。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政治纪律扭住不放、决不发散,系统总结梳理经验做法,摒弃可以歇歇脚松口气的错误想法,打赢作风建设持久战。要紧盯时间节点和具体问题,坚决防止“四风”回潮复燃。要对巡视、信访和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专项处置,对“四风”问题多发的地区和部门严肃问责,持续释放严管严查的明确信号。

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督促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树立新风正气。要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凝聚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要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深入基层听民意、察实情、解民忧、办实事,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要加大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度,把纠正“四风”往实里抓、往深里做。要继续大力整治“文山会海”,大幅度精简会议、文件、简报,决不能对中央精神断章取义贯彻一半放一半。要严肃整治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庸懒无为,一些基层干部不在状态、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现象,对贯彻中央精神只喊口号不抓落实、只见表态不见行动的,要严肃处理;对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问责。

要坚持标本兼治,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要在遏制“四风”问题反弹的同时,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查找深层次原因,通过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铲除不良作风滋生的土壤。要由中央和国家机关、省区市带头,结合实际重新修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措施,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以新规定作为今后监督执纪问责的依据。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以党的作风持续向好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