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已进入四月,春光旖旎,柳絮飘飞,正值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有关读书、阅读我想就个人感悟,愿与各位老师共勉。
读书可以打开智慧的大门
记得一位诗友说过,在她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儿童读物,只有大人们看的书,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啊之类的,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及好多朝代的演义,因为当时出版的书大多都是半文言文,好多字她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查字典,她会把所有不认识的字的拼音和意思都查到标在书上,且记住。这一查不要紧,在她以后的初中高中的课本上,再也没有遇到过生字,她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今后的诗词写作奠定了基础。通过读书,开阔了视野;通过读书,沉淀了浮躁;通过读书,了解了人间冷暖;通过读书,明白了为人处世之道;通过读书,懂得了天外有天;通过读书,懂得了活到老学到老;通过读书,懂得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通过读书,学会了坚强;通过读书,学会了迎着困难奔跑,纵是风霜雪雨,亦能嫣然一笑......读书可以打开智慧的大门。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行走
当你捧读一本好书时,不仅身心空灵,眼睛还必须一步一步地翻阅文字的万里高山。此刻你被书中故事激发出来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在涌动;由此引发的思维方式在奔腾;山中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条溪流、……都会融进你的细胞、血脉、甚至骨髓。还会牵引着你的思维和想象。当你遇到挫折和痛苦时,书中的智慧和哲理就会跳跃出来帮你打开另一扇美丽的绣窗,让你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心怀希望,更会增添你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不正是一种心灵的行走吗?
读书是走进书香人生的途径
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书香人生,什么叫书香人生呢?简单地说,书香人生就是一个人把读书、阅读作为一种习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天天与好书相伴,天天与好书为友,用好书滋润心灵,用好书涤荡灵魂。
这就要求在读书阅读的过程中更加认真,努力做到如《礼记》中所说的学、问、思、辩、行。具体要求是:
一要博学之:博览群书;
二要审问之:审视反问,学中有问,问中有学,学问相长;
三要慎思之:慎虑深思书中道理,缜密思考,反复体味;
四要明辨之:明书之是,辨书之非,不泥窠臼,守正出新;
五要笃行者:学了就做,做中又学,切记空谈,知行合一。
读书与修己,合而为一。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人读书多修身克己,而今人读书多为名利耀人。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将读书和修身、阅读和求新,融为一体,不断修炼涵养心灵,通过读书、阅读走进书香人生,营造人生思想的最高境界。
最美不过读书时
人生就如一场心灵的旅行。如果你阳光,所有的日子都会弥漫幸福的醇香;如果你优雅,所有的岁月都会溢满恬淡的温暖。这阳光,这优雅,都来自读书,来自阅读。当你捧着一本好书,翻开厚实的纸张,倾听每一个故事的点点滴滴,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会不由自主地向主人翁学习,向英雄人物学习,纠正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多次的潜移默化中自己的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升华。当你在报纸杂志上读一篇美文,你会释放心灵的孤独和疲倦,也会模仿着记录每一段生活的边边角角,把记忆储存在你的诗歌中、日记中、散文中、小说中……
当繁星挂宇,圆月照城,风雨无声,韵味飘洒,书香溢庭,你静坐书房,漫游书海,蹒跚于大师们洋洋洒洒的文字里,漫步在先哲们上下求索的经典中,与千古英豪对话,同璀璨文明共行时,你会觉得非常惬意。
人生最美妙的时光就是读书的时光,最美不过读书时。
读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对于学校来说,只有教师读书,才能促进学生读书、阅读、学习、成长、发展。教师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开掘“源头活水”,滋润学生心田,也才能长久地赢得学生的爱戴。
对教育教学工作异常繁忙的老师来说,一年阅读5本书可能会是一种负担,而一年阅读20本书,就可能成为乐趣,一年阅读40本以上,量变就会带来质变,阅读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随着阅读量和知识量的增加而发生质的变化。那些教学成绩显著,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是通过阅读,更新知识,而新的知识的获得,使他们有了成就感,并激励自己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去汲取营养。
实践中证明,爱阅读的学生,知识面广,更容易对课堂上的知识举一反三。爱阅读的孩子想象力、综合归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会更强,更容易吸纳课堂知识。而那些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就更需要阅读。正如敏感度差的胶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更鲜明、更长久地照耀,而不能靠补课,也不能靠没完没了的“拉一吧”,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为此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适时地推荐适合学生的好书,并规定阅读的时间,建立读书笔记,书写读后感或定时交流读书方法、心得、体会。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奠基。
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位不阅读的老师,不可能成为名师,一名不阅读的学生,学习成绩定不会优秀。阅读应该是我们人生中永恒的主题。
习近平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书中曾说:学习是不断丰富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需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只有愚人,才不去读书。
所以我希望每位老师为自己,为家庭、为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极高的热情和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吧,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