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赏识——成功的催化剂

□ 张连

孩子的成长道路曲折、漫长,犹如跑道和战场。作为成人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再加油”,高呼“冲冲、向前冲”,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到,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千次顽强地站起来。正如现代教育观所要求我们的:赏识孩子——用一颗平常心审视孩子,正视孩子的成长。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就仿佛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一、品尝甜头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注重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健康成长,而责怪则注重了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我认为在孩子与孩子之间,不是不能比而是要看怎样比。有的家长把别人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比,比来比去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比没了,这对孩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我教孩子的方法是尝甜头,让幼儿品尝成功的甜头,而不是失败的苦头。传统的观念认为,努力导致成功,我认为往往是成功诱发动力,对孩子幼小的心来说,往往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有努力的力量。积累小的成功才能化为大的胜利。那么如何让幼儿尝甜头呢?

在练习穿鞋活动中,冯贺小阴友把右脚鞋穿到了左脚,左脚鞋穿到了右脚,我欣喜地说;“看看我们冯贺多能干,能把两只鞋都穿在脚上,真是太棒了,真了不起,只不过把两只鞋的位置闹错了,重穿一次,肯定就更好了。”我的话既鼓励了孩子又指出了缺陷,使孩子的过失在欣赏中得以改正,孩子会为自己小小的成功倍觉欣慰,所以他会追求更大的成功。倘若,因这种小小的过失而斥责,抱怨孩子的无能与蠢笨,孩子在失败的苦头中更会手足无措,成功的概率就会降到最低限度。

再比如面对好表现好发言的孩子,他(她)们只是想表达而已,不经思考脱口而出,可是因为池们的首当其冲:回答不够全面,说出错误的答案,抑制或扰乱了其他孩子的思维。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给予他们鼓劲,“韬韬真勇敢,能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好样样的,如果能多想想,多动动脑筋,肯定会更好听了。”孩子在一次次赞赏之后会逐淅改掉“不思而言”的习惯。如若孩子一说出无关的回答,我们成人就加以训斥,亦或反感,更甚说出“多嘴”“闭嘴”等词语语,长此下去,孩子在品尝一次次数落后,就会一改惯例,走向不言不语的另一个极端,这样适得其反,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活波开朗的性格也会夭折。

只有不断地让孩子们品尝成功的“甜头”、孩子才能感到世间的许多美好,快乐、自信地成长。

二、承认差异,欣赏差异,学会宽容,容许失败

我们对孩子,应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那就是:坚信孩子“行”。别忘了,在孩子学走路时我们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我们允许孩子失败。孩子不小心跌致后,我们决不会斥责他们。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十次跤,一百次跤,一千次跤,我们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那么,我们何不把这种教育的宝藏重新挖掘出来呢?

当然,孩子之间的差异是有,但我们肯定不会这样去责备刚学走路跌跤的孩子,“怎么这么笨,连路也不会走,看人家???都会走了,”绝没有这样的家长。这就是说,我们承认差异的存在,只要我们承认差异一一就会使差异缩小,我们允许孩子失败,这样他们就不会害怕失败。比如,在训练幼儿自己穿衣服的活动中,有的孩子能很快脱下再迅速穿上,而有的孩子也能穿上,却是领口朝下。这时,我们就要承认这种差异,因为可喜的是孩子能把袖子全部穿在胳膊上,我们应表现出欣喜若狂的神情,肯定孩子的聪明,孩于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他们沉浸在这种成功的喜悦中,自会感到轻松舒展,免去了失败的困扰,从而也就不会在“他人比自己行”的情绪中自卑。孩子只有在成人的赞许和鼓励中,在成人营造的宽容环境中才能幸福成长。当然,失败是每个孩子必须面临的人生课题,适时的受挫教育更能促进孩子坚强长大。

三、找准强项,“扬长式”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其长处,即每个孩子都有其智力强项。我们应以儿童的强项为突破口,鼓励引导幼儿将自己所从事的智力强项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及意志品质迁移到弱项之中。

某小朋友虎虎是个比较好吃的孩子,没关系,这说明他不挑食,成人千万不要打击幼儿的自尊心,比如,“你看你,就知道吃,什么也不会”之类的话决不要说出口,而应该这样鼓励他:“看虎虎多乖,什么也吃,一点也不挑食。”因为幼儿的自我评价是以成人的评价为标准的。成人的评价是他深信不疑的评价,“我也有能干的地方,我很棒”树立起儿的自信心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幼儿语言的表达,健康方面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等等。如语言表达方面,让孩子说说食品的形状、颜色、味道、吃了的好处,它是如何生成的,怎样来的,创编有关食品的儿歌、故事等;在健康发展方面,珍惜劳动成果,好吃的东西与同伴一起分享,先给长辈品尝,不争抢吃自已喜欢吃的食品等等。经过成人这样精心教育,孩子的智力及其做人态度、意志品质都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总之,满足幼儿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欣赏他们,理解他们,让孩子在赏识中找到信心,用星星之火点燃孩子的潜能。只要我们竖起大拇指,不断地对幼儿说“你真棒”“你真行”,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笑一笑吧!你会看到无数张生动活泼的笑脸,那是孩子受到赏识后发出的会心一笑。因为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一个赏识的微笑很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转折点。赏识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它是成功的催化剂,促成个体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吕梁市直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