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通讯员 朱敏) “到党建书屋看本书、充会电,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正能量……”,去过党建书屋的党员干部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党建书屋的建成开放,一种新的学习风气正在汾阳市党员干部中悄然形成。今年以来,汾阳市把开展基层组织整体提升年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坚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全市市乡村三级党组织设立85个“党建书屋”,辐射全市866个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建书屋全覆盖。
在汾阳,从市直单位、各乡镇(街道)到农村社区、非公和社会组织,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红色加油站”。在图书配置上,该市秉持集中配置、持续更新的原则,图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补充更新”的方式进行集中配置,图书分类及册数遵循组织部规定和自身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为基层党组织购买了迫切需要学习掌握的图书58238册。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类图书资料等必读书目,成为党建书屋的标配,各级党组织还按照重要文献及领导人著作、党史国史、党内政治生活、十九大专题辅导、党内政策法规、党务工作(实务操作)、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人才工作、党建研究、党建经验及先进人物、历史、文化、人物传记及音像制品等分门别类设置了党建书架目录,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的读书学习需求。同时全市对党建书屋实行“八有”“六统一”标准,即:有主题标语、有书屋标牌、有组织机构、有阅读桌椅、有书屋管理制度、有制度版面、有开展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图书分类目录统一、书柜标牌统一、主题标语统一、书屋标牌样式统一、藏书印章统一、书籍条码统一。
一个个“红色加油站”建起来,为党建工作输出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一方面,该市引导各级党组织依托党建书屋,广泛开展“读好书”“新书推介”“党建文摘评比”“读书会”“党员每月一讲”等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读书的兴趣和热情。各党支部结合各自需求,每月向党员选择推荐一本好书,并确定一名文化水平高、实践经验多的党员带头领读领学,按照学习考勤制度进行逐月考核。同时,组织开展“优学支部”“读书标兵”创建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各基层党支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读书沙龙,突出“时间短、效率高、主题明、寓意深,形式多、气氛浓”的特征,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以“党建书屋”为平台,结合“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定年度党内组织生活计划,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读书、研讨、培训等活动,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挑选工作认真负责、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工作人员任“书屋管理员”,负责“党建书屋”的管理指导维护,使“小书屋”发挥出“大作用”。
在谈到全市建设“党建书屋”的初衷和目的时,汾阳市委书记武跃飞这样说:“在全市建党建书屋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汾阳的党员干部,通过党建书屋这个平台,让汾阳的党员干部学思践悟、增强党性、增强本领,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具体实践和工作措施做到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工作有效开展,同时让党建工作和任务融入党建书屋这个载体,使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而推动党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保障党建书屋优质高效运行,汾阳市建立“三支队伍”,即图书管理员队伍、读书辅导员队伍、监督督查队伍。同时,制定完善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制度、图书借阅管理制度、图书遗失损坏赔偿制度、图书管理员工作制度、读书辅导员队伍工作制度、监督督查工作制度“六项制度”。建立健全定期培训轮流作讲座制度,邀请市级领导、十九大精神宣讲员、专业骨干员、科级党员领导干部等人员,定期轮流到村(社区)进行培训作讲座,进行辅导讲解,实现以讲促读,以读带学的目的。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保证全市党建书屋各方面正常运转,党建书屋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同时积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据了解,下一步该市将继续创新党建载体,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新举措,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在高效能组织、高标准定位、高质量落实上推进党建书屋引领党员学习常态化,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真正将学习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源源不断地为广大干部群众输送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党建水平和能力素质,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