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0后”的贺文龙受市直工委选派到方山县麻地会乡阳圪台村担任第一书记,初到农村的他刚开始有点不太适应,不过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怀着对阳圪台村民的一片诚心和爱心,他立即开始默默地付出着,带领村民在脱贫攻坚路上谱写着自己不悔的青春誓言。
建强基层党组织,丰富党内组织生活。充分发挥“两委”班子“桥头堡”作用是取得脱贫攻坚战役胜利的重要保证。“两委”换届之际,贺文龙多次深入前几任老干部、普通党员和贫困户家中,征求他们对村未来发展的建议,并顺利选举产生了战斗力强的新“两委”班子;健全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后,以“三会一课”学习制度为载体,他第一时间传达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级文件精神,做到全体党员笔记周周写,“主题党日”月月有,党员大会季季开,带领党员经常为群众做好事实事,使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增强了,工作干劲足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
准确把握村情,因户施策进行“对症下药”。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踏遍了阳圪台村的每寸土地,为广大群众宣讲各项惠民政策,坚定群众脱贫的信心;通过对72户贫困户逐一走访,他倾听群众心声,逐户研究制定脱贫方案。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收入、诉求。每隔一段时间,他都拿出来仔细翻阅,查看群众诉求及落实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全方位解决了贫困户遇到的难题。渐渐地,村民们对贺文龙的称呼从“贺书记”变成了“小贺”,一提起他,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小贺真是个好书记”。
拓宽帮扶思路,亲情帮扶解民忧。一是技术帮扶。贺文龙邀请市农委畜牧专家刘裕田开展养牛技术科普讲座,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为养殖户答疑解惑,发动党员致富带头人冯兴平成立种养殖合作社,购买小型旋耕机,为村民春耕提供方便。二是项目帮扶。通过与单位沟通协调,整合多方资源争取8万元资金修建公厕、围墙、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争取“一事一议”项目8万元,修建排水渠;投资150万元在村西庞道洼沟修建3000平方米,存栏300余头的牛舍一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三是亲情帮扶。贺文龙与单位全体党员干部为贫困户送去了价值7250元的书包文具、台灯等学习用品和200余件生活用品;为全村老党员、困难党员送去了2600元慰问金;“九九重阳节”之际,联合市慈善总会为全村所有妇女发放羊绒裤,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自从当上这个第一书记,你都把家安在阳圪台了。”贺文龙的朋友这样说他,他却总是笑着说,他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他感到自己已经真正地融入了农村,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阳圪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都把“小贺”当成了自己家的儿子,一遇到什么问题,马不停蹄的“小贺”准能跑在最前面将问题迎刃而解。 赵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