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沈艳勤,很难把她这个时尚女孩与职业农民联系起来。外表看来柔柔弱弱,却有一颗勇于挑战的心。2013年,她回乡创业,筹资近100万元,创办了兴县兴旺养殖专业合作社。2015年,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又带头创办了兴县惠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目前,两个合作社拥有社员5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年户均收入6000多元。
沈艳勤,中共党员,1980年10生于兴县蔡家会镇碾坪会村。1999年毕业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家人和朋友眼中,沈艳勤是个爱“折腾”的孩子。从太原酒店服务员、主管到太原自己开门店经营吕梁土特产品,再从山西晋绥枣业有限公司太原区销售经理到职业农民,这名80后女孩用一次次的选择,证明她是自己人生的“掌舵人”。
那么这个一直在城市成长的80后女孩为什么突然辞掉经理去当农民呢?
事情要从2012年秋天说起。当时她从省城太原回家探亲,看到地里的玉米等秸秆都被老百姓废弃,更有甚者在焚烧秸秆,于是她萌生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老百姓传统观念,通过回收秸秆,让农民增加收入的想法。
2013年,沈艳勤在观看新闻和阅读报纸时多次被里面提到的“农民合作社”所吸引。经过深入了解,沈艳勤意识到农民合作社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途径。于是她毅然辞去有不错收入的销售经理。并于当年秋季筹资近100万元,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承包6户的农民8.9亩土地,创办了兴县兴旺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沈艳勤与附近村的农民签订订单农业,在免费为农民提供有机肥料和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民玉米的同时,大量收购农民的玉米、谷子和豆类秸秆,使秸秆变废为宝,既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又防止了污染。目前,合作社社员达到3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资产达到200余万元,牛棚、办公室、草料房等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牛从2014年的3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98头,成为兴县较大的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年盈利20万元左右,农民看到了较好的前景,每年都有农民加入合作社。2015年,沈艳勤根据政府的号召,又带头创办了兴县惠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吸收20户农民成为合作社成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人。2017年合作社接受750余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她带领合作社成员和所在村的贫困户,每天早上4点起床上山造林,经过19天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造林任务,成活率居于全镇之首。按照退耕还林款结算的规定,当年结算的工程款不够工人的工资和苗木费用,但艳勤借钱在年底付清了工人工资,户均收入6000多元,并为没有参加造林的贫困户送上慰问品,受到合作社成员和附近村民的高度赞扬。
由于沈艳勤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扶贫攻坚中做出的贡献,2016年被选为兴县党代表,同年被吕梁市精神文明委授予吕梁市第四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