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乡村振兴

突出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梁 瑜

十三五以来,我市将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和乡村振兴相结合,以产业富民兴村为切入点,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和农业产业化,支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到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化、规模化的产业扶贫开发,致力于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

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关键阶段,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协同发展,这关系全市城乡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道路,关系到民生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互相配合协调推进和共同繁荣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城区和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城区建设改造和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投资的重点,有效地利用国家投资,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是关键。各级财政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建立项目专项资金的方式,加快建设县城和中心镇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气、网络、教育、环卫等配套设施。基层县市要做好整体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进行,采取有效的监督、验收制度,保证国家资金的落实到位。

突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导向、金融信贷、市场培育上应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政府支持和资助农村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项目,要确实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重点扶持大棚蔬菜、养殖业和各类土特产品的种养加开发。保持惠农政策的连续性,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惠农政策,特别是要完善土地政策,让农民种得放心,对国家的政策有信心。

完善土地政策,保障农民权益。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确保进入中心乡镇和县城的农民,在外出时间内继续保留承包土地上的产权和利益分配权、参与权。构建以保障农民权益和推进农村发展为核心的土地动态,调控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拍卖的收入要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将拍卖土地所得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金,保证失地农民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