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时事

培训专业护工 助力脱贫攻坚

——专访吕梁经济管理学校校长张建芝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8月17日,我市第18批“吕梁山护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欢送下,登上开往北京、天津、西安、太原等地的客车,翻开他们人生新的一页。

“出去了咱就要好好干,凭咱们吕梁人踏实肯干的劲头和一身技能,何愁脱不了贫,致不了富。”欢送仪式上,市经管学校校长张建芝嘱咐着学员们。

2016年,市经管学校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吕梁山护工”培训基地,两年来,经管学校不断更新培训理念,探索培训方式,共培训护工4700多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员不断涌现,金牌月嫂、优秀护工、创业带头人比比皆是,更多的人由此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自第一期培训开始,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校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合理的培训方案。现行培训周期为40天,其中在校理论实操培训30天,家政公司实训10天。学校在培训学员的过程中还将素质教育设为必修课,增加了心理学、职业道德、礼节礼仪、普通话等养成教育课程,并组织学员参加集体舞、踢毽子、跳绳等课余活动,增强了学员的自信心和生活热情,对他们迅速融入城市生活,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张建芝说。

张建芝还向记者介绍说,今年经管学校、卫校等多所培训机构联合编写了一套“吕梁山护工”系列培训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护工技能、职业道德等多项内容,使护工培训更具有针对性,符合吕梁特色。而且今年最大的亮点是市委、市政府还将国学教育引进培训过程中,让广大学员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文化修养,拓宽知识层面,更加明白做事与做人的道理。

“在培训护工的同时,我们学校还开设了为期六个月的管理班培训,专门培训家政公司的管理人员。这部分学员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的甚至是本科学历。第一期31名学员已经在太原或本地全部实现就业,第二期管理班预计将在9月份开学。通过管理班的培训,这些年轻学员就能在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提高护工们的就业质量,走出更为宽广的人生之路。”张建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