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扬眉出剑荡正气

——石楼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事

□ 本报记者 马龙 通讯员 李晶晶

黑恶不扫,社会难稳。黑恶不除,民心难安。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仅是一场政法部门与黑恶势力的斗争,更是一场全民战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石楼县态度鲜明,凝聚合力,靶向施策,动真碰硬,持续发力,坚决“零容忍”,做到“落得实”,确保“有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该县扫黑办已摸排和接收涉黑涉恶举报线索共13条,其中市转线索2条,主动摸排线索6条, 群众举报线索6条,打击黑恶势力3个,刑事拘留15人,逮捕10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向纵深推进,向全民战争发展。

盘活政法资源 凝聚工作合力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石楼县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组,并对各乡镇、成员单位联络员实行值周制工作制度,各单位联络员随同县扫黑办工作人员,轮流值周,补齐工作资料、差缺补漏。按照“公安主责、部门协助、社会联动”的原则,确保案件质量的同时,还要打准打实,做到不枉不纵,推动案件快侦、快诉、快审、快结。同时盘活了全县政法系统资源,凝聚了强大合力,不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挖掘新力量 争当排头兵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就是要依托群众、为了群众,发动群众力量,人人参与扫黑除恶,做到群防群治。石楼县挖掘“平安志愿者”等新力量,选出户籍或原籍在当地有姻亲关系,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有影响的社会贤达参与基层治理,并发动群众力量,让人人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来,人人争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头兵。

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新思维,应用新方法,统计临街商户240余家,带头参与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建设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同时,发动政策宣传攻势和线索举报奖励,动员城乡、城内公交车司机加入到“平安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在车内放置宣传手册和宣传资料,随时对乘车、候车乘客就扫黑除恶打击重点、线索举报、奖励办法等进行宣传讲解,促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念好“三字经” 深究“多条线”

根据实际情况,石楼县念好排、侦、宣“三字经”,深究“多条线”,将扫黑除恶推向纵深化。一方面将市里的打击重点由19条拓展到20条,把组织雇佣网络“水军”在网上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滋扰的黑恶势力也列入打击范围;另一方面要求公、检、法、司、组织、纪检六个部门,对2014年案件进行回头看、大起底,层层梳理、深挖细查,从中查找、发现涉恶线索。截至目前,对属于纪委监委受理范围且属于涉黑涉恶的2起案件,检察院、法院发现涉恶的1起案件,已经给以相应的处理制裁;县委组织部结合“三基建设”和“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年”活动,确定19个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为集中整顿对象;县公安局共立刑事案件784起,已全部回头查看,其中可能涉及涉黑涉恶3人以上的两起案件,均已上报市一级审批并认定为恶势力,全部予以打击处理。

该县县委党委政法委书记闫玉萍介绍,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后,人民群众一开始多处于观望状态。经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现在已经有不少群众直接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提供线索,初步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石楼县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精神部署,将扫黑除恶重点放在农村、放在基层,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用足用好已有线索上下功夫。对已掌握的线索进一步甄别、核查、督办,发挥其最大效用;二是在排查发现新线索上下功夫。扩宽线索收集渠道,把“被动坐等”线索变为主动找线索,提高线索发现能力;三是在提高专项斗争渐进性上下功夫。按照三年目标任务,有步骤有重点深入推进,一仗接着一仗打,确保仗仗为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