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守公德先要修私德

□ 袁浩

尚德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立身先立德,从政德为先。我们党培养选拔干部的标准也历来将德列入首位,力求德才兼备。由于坚持了正确的用人观,因而涌现出像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具有强烈责任感、为民解忧、淡泊名利、深受人民爱戴且具有时代精神的光辉典范,在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德的崇高伟大。

施德政,为官者必先有德。领导干部的“德”乃政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如何立德呢?笔者以为,德有公德和私德之分。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对锻造优良党风政风提出新要求:“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人无私德则不能立身,官无私德则不能为政。“党员干部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对于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注重私德建设,坚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具有重要意义。私德连着公德,家风折射党风。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私德直接影响履职行为,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从毛泽东“恋亲不为亲徇私”,到周恩来订立“十条家规”;从焦裕禄不准孩子看“白戏”,到杨善洲将重披绿装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之所以为历史和人民所铭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重私德、严私德,以近乎苛刻的道德自律,树起了崇高的精神风范,展现了强大的人格魅力。

“私德”失范,“公德”遭殃,修好“私德”才能守住“公德”。为官从政只有常以“心正,办事公道;手洁,廉洁奉公”约束自己,在私底下、无人时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才能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秉公用权、为民造福,成为一个注重德行、以德服人的好干部。

习近平在关于干部政德问题的讲话中还强调,“要多积尺寸之功。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为官者修身立德,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勿以善小而不为”,才能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树好党的干部的形象,保持好人民公仆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