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农信联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市场导向,在全辖掀起了“走出去、看一看,吕梁农信怎么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聚焦流程银行建设,为转型提质注入新动能。
形势逼人:流程银行建设势在必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三大任务。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需要、适应新一轮的金融变革?答案是转型“再出发”。
长期以来,吕梁农信社受区域经济环境、传统经营理念和自身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以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业务结构转型动能不足、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不良资产包袱较重、高风险机构改制化险难等等。特别是在监管升级的形势下,风险防控压力急剧加大,风险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旧动能快速转换、金融科技飞速发展,也给吕梁农信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内外交困之下,转型成为吕梁农信的迫切命题。如何转型?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农信社转型提质发展要始终以“两个必须”为牵引,必须以合规经营为第一要务,必须保持支农支小的定力。合规是战略基石和经营底线,支农支小是战略定位和发展根基,二者是实现质的提升与量的增长有机统一,实现短期和长期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此,吕梁农信社将焦点放在了流程银行建设上。流程银行是以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持续优化与再造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动态适应市场竞争和环境变化,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一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建设以流程银行系统为核心的风控体系,吕梁农信社将在“大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化解历史矛盾和风险包袱,更新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开辟新的业务蓝海,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开启转型提质新征程。
问题导向:直面流程银行建设“难点”
流程银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吕梁农信实际来看,要想在短时间内真正实现流程银行管理模式,软硬件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目前,虽然部分行社对流程银行建设在理论层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受自身经营能力和风险状况特别是思想观念的束缚,还未将流程银行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眼光仍旧只盯着短期经营数字的涨落,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同时,缺乏流程银行必要的人才储备和培养,专业知识力量较为欠缺,流程银行建设之路任重道远。
二是机制转换阻力重重。流程再造不仅仅是对各职能部门的一次利益重整,更是对业务权限的重新调配,流程的编辑操作均对原有的经营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是颠覆性的改变。个别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经营机制相对落后,官本位思想仍旧存在的行社,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抵触甚至是阻力。
三是信息科技支撑不足。这是大多数农信社的软肋和痛点。受制于人才队伍素质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成本投入较高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缺乏“大数据”支撑,县级行社普遍存在对客户精确识别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差,客户信息数据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分类、处理,部门之间信息资料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对业务流程再造形成阻碍。
与此同时,县级行社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同的经营基础,不同的风控水平,不同的区域经济文化,也使得各行社流程银行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和方向。
科学建设:搭好流程银行建设“舞台”
崔联会书记、理事长在党代会上强调,转型提质要坚持以理念为先导、改革是关键、创新做驱动、管理强根本。下半年开始,吕梁农信将积极探索流程银行建设的路径,并按照“借鉴学习——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持续提升”的路径,分类别、分阶段地推进全市农信机构流程银行建设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发展共识。革新理念,是推动流程银行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必须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将流程银行上升到战略层面,打造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为此,吕梁农信在“走出去、看一看,吕梁农信怎么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以流程银行建设为话题,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全辖市、县两级300余名机关管理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要求人人写出学习心得。特别是对高管人员,市联社党组书记亲自审阅县级行社理(董)事长的心得体会,市联社其他班子人员审阅所包片行社领导班子成员和分管条线科长的心得体会,各条线科长审阅行社条线部门负责人的心得体会。从管理层引起高度重视,凝聚共识,进而把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建设流程银行的目标上来,自觉服从深化内部改革、彻底转变经营机制的总体要求,为推行流程银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高起点规划,分阶段保证实施。吕梁农信社以建设现代农村金融企业集群为长期目标,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中期目标,以增强风险管理与内控能力、全面提升运营效率为短期目标,统一规划流程银行建设的三大阶段。基础建设阶段,通过组织县级行社“三长”走出去借鉴学习,由各行社理(董)事长结合辖内实际,亲自制定出可行性较强的三年规划。主要包括战略制定、流程和制度梳理、操作规范化及标准化建设、组织架构完善、定岗、定编、定员等;持续改进阶段,分阶段、分步骤落地三年规划,主要包括全面与持续识别、评估流程各环节中的风险点,持续优化流程;全面风险管理建设阶段,引入经济资本管理,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使风险量化结果贯穿于经营决策、资本配置、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等经营管理全过程,全面实现机构的战略目标。市联社将从实际出发,进行分类指导,并将流程银行建设与县级行社理(董)事长的薪酬挂钩考核,打破高管薪酬“大锅饭”,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规范建设模式,扎实开展推广工作。按照县级行社外部经营环境、监管评级、管理能力等要素进行分类规划。一类机构规模较大、业务品种较多、管理能力较好,在完成基础建设阶段工作后,要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并逐步引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风险计量和管理技术,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二类机构规模及业务品种适中、管理能力相对薄弱,要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公司治理、流程体系、配套机制建设、团队建设、绩效考核等方面全面开展流程银行建设,并对流程进行持续优化,有条件的机构可以探索引入风险计量技术对流程进行改造,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三类机构规模小、业务单一、基础差、风险高,主要是夯实基础建设,重点以强化合规经营和内控有效为目标,实现流程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搭建支撑平台,持续提升质效。市联社将总结各行社流程银行建设实践经验,制定规范指引,从流程银行建设的目标、原则、组织与实施、建设步骤、建设标准及后续评价方面提供详尽的指引。在省联社科技框架下,对绩效考核、流程银行、FTP项目等投入较大的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并依托系统建设,形成较成熟的、系统的流程银行管理模式,全面铺开推广。同时,组织专家对各行社流程银行建设在组织架构设计、战略制定、制度梳理、岗位说明书编写等重点环节开展现场辅导,并提供相关培训,建立完善的后续评价机制,不断对业务、管理条线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力争流程银行建设成本最小、效益最大。
省联社第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精细化管理是农信实现转型提质的必由之路。未来的发展中,吕梁农信将以转型提质为主旨主线,以流程银行建设为路径方向,努力建设流程合规、内控规范、客户满意、绩效优良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集群,一步一个脚印把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作者系吕梁市农信联社党组书记、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