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广大山区一条条通村公路环绕梁峁,汽车驶过,为偏僻沉寂的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村通公路及村通水泥路的实施,全市三农面貌得以改观,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然而必须看到,由于山区农村布局分散,一个行政村包括几个自然村,一些地方,村通水泥路只覆盖到行政村一级或是行政村所在的自然村,大多数群众并不能真正受益,个别工程成为“半拉子”工程,农民“出行难”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群众由衷地呼吁,筑好村通水泥路“最后一公里”!
分析山区自然村的主要特征:一是大多处偏远山区,二是人口稀少,三是道路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为使群众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我省我市“五个一批”精准脱贫计划明确指出,要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就是要将不适合生存的山庄窝铺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实现彻底脱贫。贯彻落实脱贫攻坚精神,可根据易地搬迁和脱贫攻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村通水泥路建设。
对一般自然村通水泥路及街巷硬化情况进行大摸底,在推进建制村村通水泥路的同时,把自然村村通水泥路、街巷硬化工程列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重点, 根据自然村易地搬迁实施情况,按照村通水泥路、街巷硬化补助标准,分年度组织实施,力争2020年前真正实现村通水泥路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