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精准脱贫专刊

一场特殊的扶贫会

□ 本报记者 梁 瑜

这几天临县城庄镇挂职副镇长郭肖宏的工作特别忙,过元旦的前一天晚上才把扶贫笔记写完,今天又早早爬起身,准备中午的扶贫报告会。报告会在松峪村的村委院子里开,四周的墙上,早已经张贴好了各式各样的标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同步小康不落一人”“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把个方圆十几丈的院子装点得熠熠生辉。

郭肖宏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前,与在村第一书记陈新树一起,帮助村干部们忙活起来,架梯子,搭台子,每根钉子都钉得结结实实。今天的报告会在自己包片的松峪村召开,是镇里扶贫先扶志创新工作的一次先行先试,必须为报告会的成功打好坚实基础。

中午十二时,扶贫报告会准时开始,城庄镇党委书记成晓龙、副书记白广平早已到齐,做了热情洋溢的开场讲话后,就在晋西北的寒冷冬日里,和几百名群众共同聆听报告。当天的扶贫报告会果真别开生面,邀请吕梁金钥匙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咨询师郭子凡老师主讲。心理咨询师开扶贫报告,一开场就不同凡响。

“我先给大伙讲个故事。早先年啊,临县大山里有个放羊娃,每天光着脚丫子放羊。别人问他放羊干什么?放羊娃说,羊长大了卖钱。人家问,卖下钱干什么?放羊娃说,娶媳妇。人家又问,娶下媳妇干什么?放羊娃说,生娃。人家笑着问,生了娃做甚?放羊娃响亮地回答,放羊!”

台下人都笑了,笑声中包含着苦涩。台上的郭老师乘势发问:“大家说,贫困户好不好啊?光荣吗?”“不光荣!”一句话,点燃了会场的热情,大家立马被吸引住了。

郭老师以故事开头,一下子引起了听众的共鸣,紧接着,他又从脱贫致富和家庭生活的关系,脱贫致富对农民自身的要求两个方面入手,讲述了当前脱贫攻坚背景下贫困户素质提升的有关内容。

“要想致富,首先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对爹妈得好,对媳妇得好,爹妈生咱,恩重如山,善待父亲,干活才有力量,才能挣下钱。对母亲好,生活才有依托,才能攒下钱。对媳妇好,家和万事兴,生活才有奔头,才有指望,这叫妻贤夫祸少!”

“要想致富,还得改变认识。俗话讲,生活是面镜子,你对着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着它笑,它就对你笑。要脱贫致富,千万不能妄自菲薄,自认无能,一定要自己感觉自己行,一定行。你只有自信能挣钱,才能挣下钱。这就叫心理自信!”

……

台上讲得生气勃勃,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庄稼人的心哪,一下子就被勾住了,飞到很远很远,虽然寒风凛冽,可人人心中,却是暖暖烘烘的。

最后,郭子凡老师给贫困户们讲,财富是流动的事物,哪里有价值,它就流向哪里,谁有价值,它就流向谁。要想赚钱,首先得值钱,想让自己挣钱,先让咱自己值钱。通俗的道理,反映了社会和人生的真实,再一次激起了贫困户们的热烈掌声。

报告会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郭肖宏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他对记者说,脱贫攻坚,少不了给贫困户们作政策宣讲,释疑解惑。这一次,结合现代财富心理科学,再给大家上上心理课,以通俗易懂接地气的集体培训方式,从内心深处给大家作启发。一定能从心灵上激发内生动力,为治贫先治愚开拓新路。

城庄镇2018年整村脱贫的就有程家塔、前南峪、上城庄、刘家山和阳宇会5个村,已脱贫940户、2392人,新识别贫困户43户、94人。刚刚开完会的成晓龙等乡镇干部们紧接着就出门,他们又要到镇里的养殖场去,脱贫工作,时间不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