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我们的生活除了务农收入,没别的进账,日子过的实在紧张,今年我通过金融贷款贷了5万元养了6头牛,一年下来除了饲料成本,净收入在24000元左右,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家又增加了不少收入。”年末岁尾,在离石区吴城镇下罗堡村,贫困户张全有盘点今年的收入满是喜悦。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张全有家,让当地村民切身感受到的是村里的水、电、路有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变整洁了,村里有发展产业,百姓打工有技能,脱贫有盼头。这一切的变化,源于离石区委统战部结对帮扶,携手大土河公司投资100万元联手共建,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百姓富裕,逐步走上稳定脱贫之路。
下罗堡村位于离石区东南面,距离石城区35公里,全村总人口325户840人,耕地面积2730亩,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户55人。近年来,区委统战部绘制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强化党建引领,抓产业,激发内生动力,筑牢脱贫攻坚基石。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脱贫攻坚基石。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一个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强的党支部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核心支撑。为此,下罗堡村制定了户户有帮扶责任人、有帮扶措施、有帮扶项目、有帮扶成效的“四有”帮扶计划。同时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依托,规范 “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党性观念,提高村两委班子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村党支部引领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和示范引导作用。
加大“造血”功能,推进产业扶贫。脱贫首先要解决致穷的根源问题。他们从产业发展入手倒逼百姓脱贫。下罗堡村引进离石区靖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村内土地500余亩,种植柴胡、黄芩等中药材。目前一期已建成200亩连片种植基地,规模化初见成效。项目实施以来惠及全村76户228人,受益2万元;立足下罗堡村气候凉爽、大量土地闲置的优势,实施种养项目。其中肉牛养殖项目,总投资40万元,扶贫补贴资金30.4万元,建成圈舍面积600平方米,青贮窖200立方,草料棚200立方米。目前一期已建成规模100头的牛棚一座,配套有青贮窖、草料棚各一个;同时立足项目支撑,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村集体新建光伏扶贫电站100kw,已并网发电。
激发内生动力,实施就业扶贫。该村两委班子对建档立卡16至59周岁有劳动能力贫困劳动者逐一进行核查,摸清就业意愿,组织贫困户参与护理护工、全民技能培训,输送贫困劳动者从事保洁、保安、餐饮服务等工作,使38户贫困户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通过村企共建,该村在山西大土河有限公司的帮扶下,招收该村近一半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同时为解决贫困户因缺资金致贫的问题,推进金融扶贫,协调配合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发放贷款58万元,使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10户贫困户获得了小额贷款。其中7户贫困户将扶贫资金注入企业,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连接机制,享受每年3500元固定收益,有3户贫困户自主贷款发展生产,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美丽乡村。说起村容村貌变化,村支部书记马凤兵感受最深。今年,区委统战部协调交通部门不仅对主干道进行了加铺沥青覆盖亮化工程,又实施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清理违章建筑、垃圾,整治残墙断壁53户,新修围墙41户、文化墙300多米,新建便民桥6座,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
谈到今后的脱贫工作,马凤兵满怀信心,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推行股份制经营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同时,在500亩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发展到1400亩。再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更要给村民的精神补钙,带动更多积极上进求致富的人,让山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王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