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村舍错落有致,一条条宽敞洁净的水泥路延伸至千家万户,文化宣传长廊别具特色,乡村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行走在新山湾村,一幅秀美的乡村新图景愈加清晰。
信义镇新山湾村全村人口105户、3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18人;党员22人,村集体年收入能达到5.1万。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大决战”
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必须靠最强的人、最能打仗的人到一线去奋战。为此,在党支部的引领下,该村坚持“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把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精准扶贫目标任务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三支力量”、致富能人等多方力量,凝聚脱贫共识,发挥各自作用,积极探索出三大脱贫模式:“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党员干部+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深入推动、深化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致富有路,产业带贫“结硕果”
发展特色养殖。筹集 165.2万元建成占地15亩、建筑面积1806平方米的集中饲养基地。动员27户贫困户通过贷款形式,购买西门达尔、夏木兰能繁母牛108头进行养殖销售,预计年产值达35万元,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6000余元。
发展特色种植。投资 100万元建成30亩特色果树种植基地,在种植基地中修建温室大棚2个,平整“营养地”20亩,栽种樱桃420株、玉露香梨树1000棵。
发展光伏发电。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0万元,实施了100KW村级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根据电力公司的指导价和全年预计发电量,全村年可收益12.5万元,贫困户、村集体和管理者按60:25:15收益分配,所有贫困户户均收益1704元。
发展农产品加工。投资50万元建成占地120平米的老作坊水磨坊,水磨坊年流水农作物16吨,为全村外卖农产品增加附加值30余万元,村集体年收入 1万元,带动贫困户发展高粱种植50亩,每亩可增收500元。
不落一人,奏响惠民“大合唱”
打赢攻坚战,必须握指成拳,凝聚力量。为此新山湾村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积极落实各项普惠政策,奏响了脱贫“大合唱。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因人施策,因户施策。落实教育扶贫优惠政策,适龄儿童入园率达标,九年义务教育无因贫辍学儿童;落实危房改造扶贫政策,全村易地搬迁33户入住,贫困户住房安全率达100%。;落实基本医疗扶贫政策,确保重大疾病有救助。贫困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率、医疗保险率达100%。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加大村部道路硬化、村级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接通互联网、对新山湾村、尹家庄两个自然村接通动力电,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同时着力打造“略黄土风情、感红色人文、享绿甸风光”的离石精美“后花园”,先后开发了包括杜凤英烈士纪念馆、乡土文艺演出广场、农耕文化体验馆、摄影主题公园、青少年户外拓展体验基地等精品旅游项目,举办了“美丽信义行·激情新山湾”万人亲子游、“乘汾酒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游等系列活动,日流量平均达到5000余人次。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村各零售摊点、农产品销售等各类关联产业的发展。
昔日沉寂的村庄,如今山清水秀、产业兴旺;尽锐出战,大美新山湾村的发展画卷已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