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豪爽、吃苦耐劳厚重、创业拼搏坚韧、心地善良憨厚,这是与卞玉娥接触的人对她为人处世的评价,今年56岁的她,协助丈夫经营钢结构生产企业和交城县西营镇天瑞小区物业公司,是个“女汉子”、女强人,更是个贤内助、“女善人”。
2016年,西营镇天瑞小区被确定为交城县东坡底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从此,卞玉娥与易地搬迁户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工作生活也与脱贫攻坚紧紧连在了一起。
物业发力 减免相关费用
天瑞小区所在的西营村,产业集聚、交通便利,正因如此,交城县东坡底乡小区选择这里开展整乡安置工程。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卞玉娥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理念融入物业管理中。为了解决这些搬迁户的实际困难,她对物业管理内容专门进行了调整,切实让搬迁群众享受温馨服务。免收装修保证金,对年老体弱贫困户装修提供材料运送服务;减免物业、取暖费用。搬迁人口第一年装修入住免交物业费用,同时采暖费用减半收取,仅此一项即可减免物业及采暖费40余万元;为弱能搬迁户提供公益性岗位,设置保洁、安全岗位8个;积极对接搬迁乡镇村组,协助组建流动党支部,进一步强化搬迁人口管理。
就近建厂 谋划产业保障
随着入住搬迁户增多,卞玉娥最发愁的是移民后这些人员的生计该怎么解决。2017年4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卞玉娥代表天瑞物业与东坡底乡移民搬迁村达成了合作办厂的发展框架,约定由天瑞物业提供生产场地,移民村集体购买生产设备,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解决村集体经济破零和搬迁群众就业的同时,共同谋求更大发展。
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卞玉娥与移民搬迁村代表最终决定在小区内部建设服装加工基地,先行开展服装代工生产,随后申请商标,开展服装设计加工业务。5月,服装厂选址动工, 经过四个月的努力,建成生产面积1300m2的二层车间,及时完成功能区设置。2017年9月,购进服装加工设备124台,安装到位后设置裁剪、拼接、成衣、熨烫、包装等工位共135个。10月,完成天瑞服装加工厂证照办理。
创新培训 调动就业激情
2017年 11月,天瑞服装加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卞玉娥作为企业负责人,及时启动了产业工人培训工作。她自费邀请南方服装企业专业生产技师对移民搬迁群众展开“三月强化”技能培训;同时为提高女工积极性,在培训期间,卞玉娥为培训女工每天发放补助20元;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就业女工基本能够做到看懂简易图纸、熟练操作机械,计件生产能力增强。
人性化管理 兼顾就业和家庭
通过近一年的发展,天瑞服装加工厂达到 80 人的稳定就业规模。服装厂在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上,不仅满足了搬迁入住群众每户1人的就业需求,还为安置点周边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 余个。为了让工人安心稳定就业,在工资设置上,卞玉娥最大限度为贫困户着想,新上岗人员计件生产每月工资不足1500元的部分由天瑞物业兜底支付,确保操作女工保持良好的生产积极性。
最大限度为务工女工提供便利,卞玉娥实行人性化管理机制。去年8月,天瑞物业协助搬迁人口积极对接西营村学校,确保适龄儿童、转学青少年按期入学;同时实行上午 3 小时、下午 3.5 小时的工时管理制度,确保女工在就业的同时兼顾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爱心关怀 凸显企业温暖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卞玉娥深知就业艰辛。在生产经营中,她处处为工人们着想,与女工们打成一片,为工厂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氛围。夏季车间气温较高,卞玉娥就为大家提供消暑福利,成衣车间随处可见降温器材和解热饮品;谁家有婚丧嫁娶,她总是第一时间送去问候与祝福。去年中秋前夕,在企业生产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卞玉娥自费为服装厂就业女工发放福利,每人一袋米、一袋面粉、一桶食用油。点滴关怀,进一步凝聚了搬迁群众务工激情, 提升了搬迁群众获得感。
着眼长远 建立长效机制
据卞玉娥介绍,目前天瑞服装厂服装加工订单主要来自于江苏南通、天津、香港等外贸公司,在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企业先后投入流动资金 100 余万元,为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完成休闲装和棉衣 8 万余件套,上缴利税 20 万元,每月可实现盈利2.1 万元。目前,服装加工厂已经完成商标注册申请工作,将在代工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有品牌成衣生产。
为实现服装加工厂的长远发展,卞玉娥计划在工人技能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直接购进原料与外商、外贸开展合作;同时邀请服装设计师入驻企业,加工生产自有品牌服装,谋划成衣销售下游环节,确保“扶贫车间”做大做强并争取效益最大化,发挥长久效应,确保每一位就业女工家庭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