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交城

耕耘“人社”责任田 倾注心血为民生

——记交城县人社局局长王向前

□ 路小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于交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王向前来说,细致认真而不乏创新已成为他多年工作形成的习惯,成为他克服工作中一个又一个困难的精神武器,更成为他服务百姓谨记在心的行为准则。

细致处饱含深情,平凡中见证大爱

细致严谨与王向前早先的工作经历有很大关系,在任职交城县人社局长之前,他先后担任交城县纪委副书记、县委办主任,多年的岗位历练和坚强的党性,让王向前总能主动将单位工作实际融入县委政府总体布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人社局长的岗位上,他依然取得斐然的成绩。

“帮助一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帮助一批已就业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帮助一批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后实现技能就业,确保零就业贫困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王向前曾这样概括自己上任后的工作目标。

如今,在他和交城县人社局的努力下,这一目标正逐步变为现实,近三年,交城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17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864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1704人,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335人。共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3765人,实现转移就业4300人。特别是2018年,全年实现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贫困人口2300人,新增转移就业2200人,免费培训、就业增收实现了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为最大限度挖掘信息资源,方便贫困户就业,王向前和交城县人社局还建立起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对接帮扶转移就业310人,开发扶贫专岗保障就业106人,开发扶贫车间安置就业40余人。

心系贫困户,在驻村帮扶中赢得百姓口碑

“为了我们贫困户,一天到晚把家串。眼看到了三九天,白面,门帘,衣服送上来。有穿的有挂的,过年还能包饺子。这样的领导那里找?政府领导人社局!”在交城县东坡底乡东坡底村,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村民们用朴实而深情的话语向交城县人社局驻村工作队给予了最高褒奖。

作为帮扶单位责任人,王向前经常是忙完单位业务工作便乘着工作间隙前往离县城 60 公里的东坡底村,走村入户摸实情,集思广益定政策。

立足东坡底村的自然条件和交城县“6133”扶贫产业布局,王向前和东坡底村两委研究,发展羊肚菌规模化种植,引导贫困户入股参与分红。

3年来,除了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王向前最关心的就是羊肚菌的长势,他经常深入种植大棚,了解羊肚菌的成长情况,与贫困户一起劳动。去年12月7日,东坡底村村民从羊肚菌合作社里领到分红,王向前和村民们一样,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目前,东坡底村通过就业务工,产业联结,政策兜底,贫困户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实现了稳定脱贫。

立足一村,着眼全县。为巩固脱贫成效,防止因病脱贫,王向前和交城县人社局还通过降起付、扩病种、提比例、增定点、直报直销、孕产妇补助、“136”兜底保障、零距离服务等方式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4%,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94.6%。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养老保险金100元/人,其中易地搬迁人口代缴金额为200元/人。同时全县16周年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60周岁以上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率100%。

为“吕梁山护工”品牌增色,开辟走出去创业新的可能

“一定要珍惜机会、遵纪守法、服从管理、增长技能,树立交城人的良好形象。”去年12月7日,全市第二十一批“吕梁山护工”走出大山欢送仪式上,交城县西社镇村民褚丽芝代表775名“吕梁山护工”郑重宣誓。

这份自豪属于褚丽芝,更是对交城县人社局狠抓护理护工培训工作的肯定。

从2016年起,坚持把“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造成“民心工程”进入王向前的工作视野。三年来,在交城县人社局的主持和积极参与下,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完善保障机制,进行立体宣传、拓宽就业渠道等工作,交城县累计完成二十期2214人培训,其中贫困户1003人。累计实现就业1386人,其中贫困人口832人,总体就业率达到65%。

走过的是崎岖山路,留下的是芬芳口碑。入党26年,参加工作30年,王向前坚持服从组织安排,牢记职责使命,用坚强的党性观念,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创新思路,攻坚克难,用一张张出色的答卷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