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理论

如何使“学习强国”平台持续火爆

□ 肖继旺

“今天‘强国’了吗?”“积分多少了?”“你怎么得到这么多积分,是不是有什么秘籍,分享一下!”时下,这样的对话成了北川大地广大党员群众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上强国、学时政、看视频、晒“积分”、比学习成了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的新风尚。

那是什么让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形成学习的新风尚呢?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他由PC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平台PC端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38个频道,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平台充分运用网言网语和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全面梳理、权威解读,并配以图文并茂的宣传报道,既“搭天线”也“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勉励领导干部,要有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善于挤出时间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方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抵达人生与事业的“诗和远方”。

作为一名宣传战线的老兵又是如何学习的呢?“学习强国”平台于今年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上线以来,笔者坚持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学习强国”平台,看看里面的新闻,晚上睡前看看里面的文章视频。现如今,每天利用碎片时间登录“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已成为笔者的必修课,“学习强国”栏目科学的设置、丰富的内容、方便的操作,实现了笔者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让笔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了知识、汲取了精华、提升了自我。

那么,怎样才能使最权威、最全面的“学习强国”信息平台持续火爆推广运用呢?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下好“先手棋”。把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通过培训、注册、学习、管理、组织等方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自上而下党组织全覆盖的学习体系。并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运用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精神文明创建和党员干部学习考核,促进各单位引起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学到实处。

筑牢“基础桩”。在推广“学习强国”学习中,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科学性地开展推广工作。对年轻党员主要通过电话、微信逐一通知提醒;对离退休党员采取一对一上门送学,指导离退休党员分别注册、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社区、农村党员由党务工作者手把手教会使用学习平台,随时掌握理论知识,及时了解时政信息,保证他们“不缺课”“不掉队”。与此同时,建立跟踪督导小组,对注册数量和学习人均积分双项排名。通过微信平台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每日一排名、双日一通报,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激发“活因子”。在学习平台的推广过程中,要认真宣传每个学习板块的内容。比如:学习党史知识进入“红色中国”板块,它有永远的丰碑、经典著作、红色记忆、党史学习等栏目;学习中华古籍、中国文学、中华诗词等的进入“学习文化”板块,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学习社会法律、理工农医、人文哲学、政治经济等进入“学习慕课”板块,它有近200种课程;学习政治历史、传统文化等的进入“国图公开课”栏目。通过宣传发动,采取党员干部应进则进、普通群众能进就进的原则,积极动员群众加入学习大军,以达到最大范围覆盖、最大范围知晓、最大范围运用、最大范围学习,让“学习强国”平台成为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奋斗、一起进步、一起逐梦的学习平台,从而掀起积极学、自觉学、坚持学的热潮。

(作者单位:方山县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