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让党内关系清爽起来

□ 潘铎印

近日,为给基层减负,陕西省委办公厅发布十条措施。在文风会风方面,要求省内会议、活动对领导同志称呼时不加“尊敬的”、讲话不称“重要讲话”,一般工作会议发言时不鞠躬致意。

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而组织起来的,党员之间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同志”这一称呼蕴含志同道合、同心同德之意,是共产党人之间最朴素而崇高的称谓、最深刻而简明的共鸣。

党内互称同志,也是党中央对党内生活的一贯要求和重要政治规矩。1959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1965年,中央专门下发《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再次重申,“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可见,保持党内纯洁同志关系既是我们党建设发展的宝贵经验,又是必须遵守的重要政治规矩,更是党中央提出的政治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内同志关系呈现庸俗化倾向,有的人对领导一味奉迎吹拍,有的人习惯把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变异成等级关系、主仆关系;有的人江湖习气浓重,热衷于“架天线”“拜码头”,奉行圈子文化甚至搞江湖结义;有的领导干部把提拔任用干部看成个人恩赐,把培植亲信作为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续,等等。这些现象,与党的性质与宗旨背道而驰,与党的纪律和规矩格格不入,严重破坏了党内同志关系的严肃性,不利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净化和党的作风的转变。

党内同志关系不是小事。一个政党,如果领导干部把自己当成主人,把下级当成仆人,或把党内关系等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整天称兄道弟,甚至形成各种小圈子,就一定会严重损害党的政治生态。党内职务有高低、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分工不分贵贱等级。这就要求党内要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互敬互信,抛弃“家长制”“等级制”等主仆关系。

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以同志相称,不仅是志同道合、平等民主的体现,也能让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注意严于律己并自觉接受监督。党内互称同志既是传统,又是规矩,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政治巡视巡察监督,着力发现、纠正和查处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党纪不力、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党内关系不正常等问题,对歪风邪气严肃查处,坚决捍卫党内同志关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净化党的政治生态,让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纪律意识和政治自觉,摒弃特权思想、官僚作风和本位主义,拆掉令人生分的称谓“墙”,切实让党内关系清爽起来。每一名党员要深刻理解严肃党内称呼的深层用意,真正把称呼同志作为一种习惯,成为内心最真实的政治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