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加强行业监管 增强工作实效

——市能源局以治乱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付永文 冯海砚

“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大概说的是防微杜渐、预防在先,才能把凶险之事化为平安之福。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能源局结合“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总体要求,提出了“以治乱为突破口,拓展扫黑除恶工作成果”的逆向思考,重点在打击煤矿超能力生产、选储煤场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上持续发力,以治乱之力,定向爆破,解决煤炭行业在发展中的沉疴顽疾,同时充分履行监管部门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行业监管职责,打早打小、防微杜渐,推动乱点乱象有效解决,从而推进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小散乱污”现象,倒逼生态环境提质改善

【新闻延伸】 我市选储煤场众多,整改前全市共有洗储煤场1065户,企业规模小、工艺差、环保设施不足、污染严重,呈现“小散乱污”特点,一直是行业治理工作中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新闻解读】 乱象的形成,往往是一个点滴量变的过程,而其最初形态,主要表现在环境逐渐呈现不好的发展态势。作为行业监管单位,全市能源管理决策者明白这一道理,也更清楚要从哪里下手。

在行业之乱中,摆在市能源局面前的首要问题是以解决选储煤场存在的“散乱污”环境问题,通过倒逼洗(储)煤行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煤炭行业绿色、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市洗储煤场实际情况,在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市能源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行了“三个一批”(取缔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的分类治理。对需关停取缔的企业落实“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对列入整治范围的实行“先停后治”,尤其对项目、设计、施工队伍不合规合法的坚决叫停,对阻挠拒不配合的依法采取强制措施。2018年6月8日,全市洗储煤场推进会召开,明确要求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由电力部门坚决采取停产、停电、断电措施,未治理达标前不予供电。

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取缔498户,限期整改288户,提升改造279户。经过专项整治,整改后的洗储煤场基本达到设置喷淋装置、运煤道路配置洒水和清扫设施,出矿道路硬化、绿化,拉设围墙、安装防尘网,运煤车辆在出矿前加盖防尘网等验收标准,全市洗储煤场经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防微杜渐贵在日常防范,良好的成效重在后期监管。现在,生态环境的整治已经成为全市煤炭行业的工作常态,全市能源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严防关闭取缔后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切实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形势严峻,促动生产环境有序稳定

【新闻延伸】 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5601条,重大安全隐患10条,责令41座煤矿进行了停产停建整顿,责令局部停止作业9处。对部分企业,给予经济处罚并下达整改指令书,责令停产整顿,严禁私自组织生产。

【新闻解读】 治乱,从扫黑除恶的维度,要从源头治理,而源头就是如何确保行业安全,守护发展基石,维护企业发展命脉。

作为“煤炭大市”,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违法违规生产现象屡禁不止。结合此种情况,市能源局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该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部分煤矿进行“四不两直”突查,发现某矿存在越界开采,立即责令停产停建,下达相关文书并按程序移交国土部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同时,通过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建立风险管控清单、设立安全风险保险,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措施,“防治结合”,不断筑牢安全生产基础。活动开展以来,发现违法违规案件22起,罚款1204万元。

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针对个别企业存在超能力生产可能发生安全生产问题,市能源局以开展“扫黑除恶”为契机,严格执行煤矿图纸报送和块段管理制度。每季度末25日前开展图纸交换,严禁图纸作假、图实不符、隐瞒工作面等行为。对煤矿产量超出煤矿核定生产能力,部分煤矿企业未按规定公示产能、没有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指标、采掘接续关系紧张、存在违规生产建设等问题,充分利用产量监控系统平台,对各企业实行实时动态监控。同时,通过县(市、区)煤炭部门自查、省级核查组实地核查、与市煤监分局、市国土局部门联合核查等方式,加大专项核查工作,严厉打击图实不符等生产行为,有力地震慑和打击了煤矿违规生产行为,规范了矿井生产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信访矛盾突出,逆推用工环境合法规范

【新闻延伸】 全年共接待处理各类信访事件30批次400余人,有效化解矛盾,全年未发生非法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

【新闻解读】 治乱如治病,需要疾风骤雨治标,也需要循序渐进治本,最后才能实现标本兼治。

劳资纠纷与企业效益作为企业发展中两个有对立面的“标”和“本”,客观地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煤炭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煤炭从业人员众多,但受过去传统用工管理的影响,常常发生有不规范用工管理引发的劳资纠纷,既损害企业和职工权益,又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为积极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市能源局在全市开展煤炭行业劳动用工专项整治,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着力解决困扰行业发展顽疾。重点加强对建设施工队伍的监理,规范项目劳动用工,严厉打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违规转包承包行为和恶意欠薪欠款问题。通过落实签订正式合同,缴纳工资保证金和使用工资支付卡等手段,完善企业用工管理。同时,加强对拖欠工资、工资支付标准不明确、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拖欠社会保险、工伤待遇不落实、非法违法用工和其它用工问题等7类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用工问题进行排查和治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全年共接待处理各类信访事件30批次400余人,有效化解矛盾,全年未发生非法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全市煤矿企业和劳动工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劳动用工管理逐渐规范,煤矿用工乱象得到有效治理,矿工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乱象致“危”,治“危”促稳。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存在往往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能源局正是在“乱”中淘汰不稳定因素,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周密安排部署,确保持续发力,同时创新宣传和工作方式,强化督导谈话,层层传导压力,以更加强烈的政治自觉,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更加严格的责任担当,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建立长效机制,为创造一个有序、安全、绿色的煤炭生产环境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