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优秀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山西省科学技术馆举行。这不是我省今年开展省校合作的第一次。
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出,1月4日,我省与高水平大学战略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太原举行;5月28日至29日,省委书记骆惠宁率团分别访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并出席深化省校合作座谈会。近期,我省省校合作的大招可谓一招接着一招。
与一流大学开展战略合作,是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省在推动开放办学、支持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截至年初,已开展合作项目146项,省校合作、校际合作进展良好。比如,省校合作共建的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已经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承担科技重大项目及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已有成绩告诉我们,加强省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促进高校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但是,省校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必须深入开展。
一是从战略方面深入合作。一流大学要围绕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能源革命排头兵、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开展研究,提供对策,使其成为我省发展的高级智库。
二是从技术方面深入合作。习近平总书记说:“省校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要以省校共同开展项目攻关和平台基地建设为牵引,研究重大科学问题,搭建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引入大成果、大项目、大平台,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三是从学校方面深入合作。去年8月,北大与我省签署省校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在北大的帮扶下,山西大学的办学实力得到较快提升。我们要以此为例,在学科合作和管理机制上创新,发展新兴学科,突破优势学科,建好“双一流”。
此外,还要从人才方面深入合作。从教学方法、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山西发展急需人才。一言以蔽之,我们要深入开展省校合作,以高层次智力为支持,助推我省经济转型发展、高校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