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交城

交城县办好“四大课堂”助力党员干部提升本领

本报讯 今年以来,交城县围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目标,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突出政治性、体现专业性、注重精准性,办好“四大课堂”为党员干部充电加油,不断提升能力本领。

一是“理论课堂”增强政治本领。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党性锻炼主渠道作用,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性教育,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观摩学习等方式,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党性教育学习培训。同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支部书记讲党课制度,让党员领导干部在边讲边学中持续夯实理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提升党性修养。

二是“网络课堂”增强学习本领。借力“指尖”培训新模式,依托“学习强国”“山西智慧党建”“吕梁共产党员”“掌中交城”等平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好自主选学,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醒脑补钙”。充分利用微信传播速度快捷、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等优势,以党支部微信群为载体,及时推送新思想、新政策、新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新动态、掌握新技能、激发新活力。

三是“专业课堂”增强创新本领。紧盯县委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任务,精心设计党的理论、法律法规、脱贫攻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10余项培训专题,分类办好外出培训和专家讲学,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浙江、福建对标学习,让领导干部拓宽眼界思维。同时,大力实施“五大培训工程”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要求各单位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办实行业自主培训,不断增强干部改革创新能力。

四是“实践课堂”增强群众本领。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立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搭建一线锻炼平台,组织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实行“课堂+实践”模式,构建实践锻炼、跟踪管理、择优使用、动态调整“四位一体”培养链条,通过下派挂职、结对帮扶等方式,促使党员干部到农村基层一线下挂“磨练”、重点工作一线平挂“锤炼”,非公企业一线直挂“锻炼”、先进地区一线外挂“历练”,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