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我有幸在澳门大学参加了第三十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次不平凡的旅行,一次全国性的比赛,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兴趣是科技创新的动力。能够参加此次活动,得益于我平时对红枣的关注和研究。我的家乡临县是红枣之乡,每逢假期回到家乡,总会跟着爷爷上山去他精心管护的枣园转一转,从小对红枣产生了浓厚兴趣。再后来,我有了建设蓄水沟防止红枣裂果技术的想法。为解决红枣裂果的问题,我选择了三块坡地枣园搞试验。根据地形,将枣园平均分成两块,一块按照农民常规的办法管理,另一块按照“坡地枣园建设蓄水沟”的办法管理。在行距为4m的坡地枣园挖出一个埂顶宽80cm,沟顶宽2.62m,沟底宽80cm左右,外坡坡度34度,内坡坡度57度,深80cm左右的蓄水沟;在行距为3m的枣园挖出一个埂顶宽80cm,沟顶宽2.2m,沟底宽80cm,外坡坡度49度,内坡坡度68度,深80cm左右的蓄水沟,按照“坡地枣园蓄水沟建设标准”管理枣树。每年的9月20日左右是红枣脆熟期,裂果约为1/6,亩产高、红枣质量好;常规的办法管理枣树,9月1日已到了脆熟期,裂果达到1/3,亩产较低。此技术有效缩短枣果脆熟阶段与集中降雨期重叠的时间段,降低枣裂果率,从而提高红枣产量。今年春季,在经历申报与选拔后,我成功参加了第三十四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山区坡地枣园建设蓄水沟推迟枣果脆熟期防裂果技术》为参赛项目,通过自己的努力,荣获省级一等奖。获此殊荣,提升了我的自信心,并督促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之后参赛项目上报全国,我的项目再一次入围,并准备参加七月下旬在澳门举办的第三十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暑假开始,我除了认真完成作业,每天都要抽时间做赛前准备:复习答辩内容,一次次修改PPT,参照展板模拟讲解……满怀着对澳门参赛的热情与期待,终于在7月20日,开启了我的澳门之旅!
7月22日,来自全国各地各个代表队的参赛选手汇聚澳门大学体育馆。开幕式上,山西队的口号是“古韵山西,晋善晋美,激情山西,逐梦未来!”当“山西队,报到”话音结束的那一刻,我们全体参赛选手齐声欢呼“山西队,加油!”振奋精神,斗志昂扬!在公开展示与专项奖问辩期间,我们耐心细致地向各位来宾朋友们介绍自己的项目,同时虚心听取大家给予的宝贵建议,以便在正式答辩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7月23日,是正式问辩时间。问辩过程中,我们向评委老师充分展示自己的项目,对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虚心接受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7月24日是令我最难忘的一天!上午进行了公开展示,下午五点撤展,晚上举行了专项奖颁奖典礼。那个晚上,所有参赛选手都翘首期盼,期待专项奖花落谁家。在颁发“中鸣科学奖”的时候,主持人宣布两人荣获优胜银奖。那一刻会场很安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主持人报出获奖人的名字,“来自山西代表队的张昊楠”,此刻,山西队的同学们鼓掌欢呼,我兴高采烈上台领奖,那一刻,泪水早已溢出了眼眶。
那一晚,朋友圈里,微信群里,都是对我表示祝贺的话语。那一晚,我更加感受到了在追梦路上所有支持与鼓励我的人给予的强大动力!
7月25日,大赛组委会特意安排我们参观了澳门博物馆和大三巴,沿途领略了澳门风情,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二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展……为期一周的澳门之旅,让我收获良多,也让我在怀揣梦想的路上,体验着又一次成长…… (作者系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