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汾阳市以推动新时代新阵地新形式新内容“四新”文学创作生根发芽,全面打造书香汾阳为出发点,借助“首届吕梁文学季”在汾阳贾家庄和临县碛口举办契机,围绕“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主题,通过大家演讲、学术对话、莫言研讨会、校园日、写作工作坊、朗读会、种子影院开幕、荣誉典礼等35场文化艺术活动,聚焦“吕梁文学季”新视野,创新厚植“吕梁文学+”发展大土壤,彰显了吕梁文学新高度,打开了吕梁文学发展的新空间。
创新“文学+山西”模式,渗透三晋地域文化元素。以山西文人代言山西故事、吕梁事宜、汾阳事迹。作家韩石山、张石山、潞潞、张锐锋及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鲁迅文学奖得主葛水平、吕新等受邀并参加“首届吕梁文学季”活动,以山西作家为主体展开了“地方经验与文学想象:山西作家对话”的现场交流会,大部分“学术对话”和种子影院电影放映活动多有山西作家参与,通过作家们的介绍,让更多的大众近距离读懂了山西,了解吕梁。新建“写作工作坊”,实现山西文学与外界文学互动联通。通过“写作工作坊”让吕梁本土文学创作者能够与国内一线文学编辑、作家零距离接触,深入互动,学习交流,吸收借鉴。特设汾阳市“贾家庄作家村”作为写作营地。通过“贾家庄作家村”,为吕梁及外界作家体验生活、写作交流提供一处较好的创作营地。
创新“文学+荣誉”模式,引领吕梁新时代文学热潮。“首届吕梁文学季”特设立“吕梁文学奖”和“马烽文学奖”奖项。“吕梁文学奖”包括年度作家奖、年度小说奖、年度非虚构作品奖、年度诗歌奖、年度山西作家奖等;“马烽文学奖”主要针对年度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授奖。让文学大家进校园。通过“校园日”活动,作家们分别走进汾阳市府学街小学、汾阳中学和吕梁学院等,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互动交流。通过文学奖项的设置,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不仅让校园生活充满朝气注入活力,而且让广大师生及文学爱好者从中看到了文学不仅是思想的传播,更是精神食粮的享受。
创新“文学+名人”模式,传播吕梁本土厚重文化。邀请40多位海内外各界大咖齐聚汾阳。11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和5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特别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亲临汾阳;中国当下乡村建设代表性建筑师何崴和建筑评论人叶扬、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及青年导演霍猛和农民演员杨太义等汇聚吕梁。突出名人中女性作家的写作视角和思维方向。“首届吕梁文学季”将文学目光投向巾帼女性,聚焦女作家的书写与思考。在学术对话“乡村书写中的女性视角”中,梁鸿、尹学芸、葛水平、黄灯四位女性作家交流她们各自的独特视角,创作灵感。
创新“文学+旅游”模式,打造吕梁乡村旅游文学。文学季会场展现山西旅游名片。以山西汾阳市贾家庄为主会场,这里曾是“山药蛋派”著名作家马烽、孙谦、西戎等的写作基地;分会场临县碛口古镇则是晋商发祥地之一,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主会场和分会场一齐讲好山西故事和吕梁故事。主题彰显旅游重心。“首届吕梁文学季”所有相关活动均围绕“从乡村出发的写作”这一主题进行策划,深度挖掘乡村与文学写作之间的联系。为各位作家设置了采风路线,叫响“吕梁——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文化旅游品牌,使作家们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吕梁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知。推动乡村建设和文学生产融合发展。建筑学家何崴、叶扬与文学家阿来、格非和张锐锋共同对话,以何种方式回馈乡村,将乡村建设的更有特色更符合当地文学的传播,乡村的建设完善使得旅游在乡村多维发展。
创新“文学+时尚”模式,彰显吕梁新时代文脉 。通过种子影院“电影交流放映”让观众认识作家读懂文学。“首届吕梁文学季”期间,每天都有电影交流放映。与传统的电影展映不同,此次所展映的影片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或由作家参与主创工作,或与文学季举办地相关。特别的是“首届吕梁文学季”活动期间,几乎每场电影交流放映都邀请原著作者或者担任编剧、导演的文学大家走进放映现场,与观众面对面介绍电影,交流创作。通过音乐的节奏活跃文学。“中国雅歌”音乐会与“首届吕梁文学季”荣誉典礼交替进行。观众与嘉宾见证年度文学大奖揭晓的同时,欣赏到顶级音乐家的现场演出。通过书法艺术展览展示文学魅力。贾樟柯艺术中心一层常设艺术展览“墨写新文学——纪念新文学百年书法展”。由当代书法家书写百年新文学作品的经典片段,以此向大众展示文学和书法的魅力。
(解德辉 薛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