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平安创建不留空档●基层治理全面向好●乱点整治扎实推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柳林县多措并举创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本报讯 今年以来,柳林县在“党建统领、五转一新”的工作思路下,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坚持“法治、人防、技防” 相结合,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法律为手段,强化综治组织保障,依靠“天网”“雪亮”工程等技术手段,注重防范与遏制并重,通过法治建设凝聚合力,全力构筑起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群众基层部门联动,平安创建不留空档。一是不断夯实社会治理防控体系。构建起县乡村党组织 “一把手”为综治第一责任人、县直相关部门负总责、各行政村“两会一队”承担直接任务的综治体系。目前,全县有治保人员 775人,民调人员784人,巡逻队员1485人,基层网格长694人,社区平安志愿者700余人。按照“三大系统、六大功能室”的要求,县乡综治中心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实现了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一体化运行,推行农村治安员、调解员、网格员三员“一肩挑”模式。通过实施“天网”“雪亮”工程一二期建设,在全县重点区域安装治安技防监控探头,实现了“天网”和“雪亮”工程的有效对接,目前,已建成一类视频558路,接入乡镇、村视频40余路,构筑起城乡一体的视频监控防范网络,为创建平安柳林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举措。全县以“四位一体搞防控,三级调处化纠纷”为抓手,成立了县乡村三级调解中心和13个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乡村两级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值班接访、带案下访工作制度,着力化解各类民生热点案件。三是强化行业风险监管防范化解力度。以重点人群、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为突破,加强行业监 管部门与政法部门的协作联动,确保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积极落实“风险提示函”“检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等“三书两办”制度,全县共发出“三书”28 件,集中开展重点治乱工作,保障社会正常秩序和社会治安稳定。

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基层治理全面向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以来,全县以“平安法制”建设为指导,以稳定发展为目标,以团结依靠群众为基础,以上下合力配合为保障,建立起综合治理体系。一是加大民调化解作用。贺昌村人民调解小组的做法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进行推广。各乡镇针对各自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金家庄乡成立了金家庄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知心话调解室;三交镇发挥乡贤才能,成立了三交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科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民调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二是全面加强德治建设。金家庄乡金家庄村将“一线工作法”与网格化服务联合起来,善用德治方式,努力创建“三无村”;陈家湾乡下寺头村立足德治先行,推出精神文明创建“五个三”工程,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今年以来,全县非正常信访批次同比下降66.6% 、人次同比下降 133.3% ,赴省信访批次同比下降26.9%、人次同比下降 89.3%。

责任问题落实共抓,乱点整治扎实推进。全县以“抓重点、攻难点、出特点、显亮点”为工作主线,加大监控力度,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处置重点,集中力量对城区乱点难点部位进行专项整治。一是全面排查狠抓落实。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对行业中涉及消防、电力、道路交通、施工等安全生产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各责任单位针对所负责领域,出台了相关文件,在日常监管的同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应急管理部门检查企业202户次,下达执法文书 163份,排查各类问题隐患914条,整改796 条,整改率87%,对未及时整改的118条隐患落实专人跟踪指导整改;市场管理部门开展了10余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178家,排查各类隐患1104条,全部整改到位。二是突出重点化解积案。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不推不靠,以稳定群众情绪为切入点,带案下沉,深入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逐步妥善化解。三是扫黑除恶纵深推进。继续在全县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做到有黑除黑,无黑除恶。同时坚持“打深打透”,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震慑,以大案要案推动了社会综合治理不断向前迈进。

打击防范整治并举,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深入推进“平安柳林”建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全力打击经济犯罪。上半年共受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5起,其中合同诈骗1起、职务侵占2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起,立案3起,破案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刑拘2人。同时,公安机关对往年三起案件进行补侦,并成立了工作专班,进行补充证据工作,对近期影响较大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成立了专案组,积极有序推进,进一步增强了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二是紧盯民间借贷风险。全县民间借贷案件共17 起,针对民间借贷案件,全县成立了民间融资风险化解领导组,加大对民间借贷、非法融资的打击力度。抽调公、检、法、司、审计等部门26人,组成了领导组办公室,用法治思维、法律办法处置民间借贷纠纷和社会问题。 (张宏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