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脱贫攻坚专刊

灵活合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旧村房屋

编辑部: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保护了原居住地生态环境。易地扶贫搬迁是扶贫效果最好、最彻底的扶贫措施。截至目前,全国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住进了安置房,7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搬迁户担心搬迁后,离耕地太远,生产不便,生计难以维持。二是旧村房屋拆除以后老人或病人一旦撒手人寰往哪里停厝、去哪里安葬?三是老人们故土难离。致使拆除旧村房屋阻力大,拆旧复垦落实工作推进缓慢。四是搬迁旧村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简单行事,不管新房旧房,好房赖房,一刀切,全部拆除,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五是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的政策和补助标准差距较大,使非贫困户搬迁负担过重,给整村易地搬迁带来较大难度。六是房子产权未确权,拆除时房屋已出卖他人或赠予亲戚。七是60以上老年人外出找工作困难,只能通过在村种养殖维持生活,房屋拆除后无法生活。

对策与建议:

一是对易地扶贫搬迁旧村房屋在符合当地生态、社会发展规划的大框架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开发利用标准,如可作为养殖、种植、生态造林的生产生活实施等等。便于易地扶贫搬迁旧村房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是在易地扶贫搬迁旧村房屋未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之前,对那些出入方便、水暖电较为齐全、完好无损的房屋暂时予以保留,便于搬迁者临时生产生活所用 。

三是鼓励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现有企业就业的基础上,发展摊贩型、居家型、业务型、网店型等各类小本经营,最大限度地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四是乡村两级干部要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算经济账、算健康账、算致富账,消除故土难离的思想,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对易地搬迁既可改善生产生活,脱贫致富,又能改变前途命运的自信心。

五是在研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旧村拆除复垦补助政策时,给予同步搬迁非贫困户适当补助,以便减少同步搬迁非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的补助差距。

六是加快土地复垦、流转、整合步伐,增加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消除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种地没法活的思想顾虑、精神负担。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的治本之策,搬迁以后,搬迁旧村如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是检验易地扶贫搬迁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一工作抓好了,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对易地扶贫搬迁旧村房屋的处置,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灵活、合理利用才能使搬迁群众搬得高兴、拆得舒心。丁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