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时事

做维护群众利益的忠诚卫士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审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利益,这是我们开展审计工作的最高目标。”11月8日,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民审计、审计为民,深入开展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三服务”,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各类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

“在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上,我们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优先安排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凡是涉及民生的政策、资金和工程项目,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建立健全定期必审、跨域轮审和跟踪审计制度,不留盲区和死角。今年已经安排扶贫、护工培训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安置房、养老保险基金、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审计项目20余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着力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和落实。”高博介绍道。

为了在审计中更多地倾听群众声音,为群众的利益保驾护航,市审计局在项目实施中,审计人员深入基层,通过实地考察,征询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建议等途径,促进各项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扶贫、涉农资金审计中,突出“两不愁、三保障”,审计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民调查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审计中,审计人员深入居民家中,通过与家庭成员的直接接触,找出问题,提出审计建议。通过审计,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各类民生资金及投资的有效监管,积极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与此同时,市审计局还不断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违纪问题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严重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坚持动真碰硬,敢于“亮剑”;健全完善与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案件线索移送、协查和信息共享协调联系机制,加大案件移送与督办落实工作力度,发挥监督合力,进一步提高审计的威慑力、执行力。高博介绍,去年到今年,市审计局已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主管部门移送各类案件线索114件,其中涉农、扶贫、教育等民生领域54件。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三服务’工作要求,坚守人民立场,自觉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强劲动力,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抓好扶贫、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资金和项目审计工作,着力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当好守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忠诚卫士。”高博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