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民生专刊

“我要到敬老院和大家一起生活”

□ 闫书敏 马小春

11月13日,天气转冷,但孝义市杜村乡敬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却是暖意融融、喜气洋洋。

“咱这敬老院真不错,居住条件好,干净又卫生,不用烧土暖可方便呢,你们快来住吧。”杜村乡西房庄村五保户赵成仁拉着前来探望他的乡亲高兴地说。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杜村乡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边学习边调研、边查找边整改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乡情实际,提出“一三五”总体思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其中,针对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体,乡党委真刀真枪抓问题,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成效。

正在现场收集意见的杜村乡副乡长李晓明说:“在实施民生领域大改善大提升行动中,乡领导班子成员、下乡干部进村入户全面摸排,发现乡里的五保户存在饮食不规律、饭菜质量差、生活不能自理等诸多问题。经过多方调研,决定改造提升乡敬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

但是,全乡有89户五保户,数量大、分布广,又有部分五保户生性孤僻,不善与人沟通,对集体生活有抵触情绪。

“我还是想住在村里,可以种点菜。”“在村里热闹,有老伙伴们拉拉家常,去敬老院有人陪我唠嗑吗?”“我走了,养的牛和羊咋办?”“还是算了吧,费用肯定很高。”……群众的一个个心声、一个个要求,杜村乡主题教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全都记了下来,反复开会研究考虑解决办法。

有的五保户入住了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有的白天在日间照料中心生活,晚上回家……敬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里都增设了文体活动室、健身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场所,还配套建设卫生室,安排了乡卫生院医生每天轮流到敬老院值班,为入住的五保户建立医疗档案,每日检查保障其身体。“老人们的顾虑都解决了,多数人的要求都满足了,老人们现在生活可高兴啦。”李晓明说。

“我们五保户来住是免费的,而且除了国家补贴外,乡政府还给我们每月100元零花钱呢。”五保户温明义还说,乡党委正在筹划明年开春在敬老院周边为大家流转5亩左右的耕地事宜,开辟成“夕阳红菜园子”,既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体现自身价值,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参观了敬老院后,西梁庄村的五保户刘奇山就着急地回家收拾东西:“这里依托村文化活动广场,有棋牌、广场舞、传唱红歌等活动,这么多人陪伴,我也要到敬老院和大家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