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的长期执政、国家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全面部署。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一要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一个重要判断,提出一个重要结论,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对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13个“坚持和完善”的部署,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征程,强化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我们党作出的政治宣言,是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前、立足长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夯基垒台、搭梁架柱,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伟大战略谋划、强烈使命担当和高超政治智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深刻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全面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举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决定》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一是要整体性理解和把握《决定》的主题。《决定》主题是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句话组成。前一句话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话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二是要准确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的根本依据。《决定》在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时,突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就是为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因为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三是要全面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及治理能力如何?要用事实来检验和证明。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的乱局相比,我国长期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充分证明了我国国家制度体系的优越性。这种“显著优势”是多方面的,《决定》从十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述,需要全面把握、深入理解。四是要全面深刻理解《决定》的主要内容。《决定》主体部分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十三个方面重大问题,旨在构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治理格局和治理体系。特别是《决定》明确提出“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及其具体内容,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认真思考。
三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一要精心安排。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和要求,围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制定方案,切实细化措施,确保实际效果。二要认真组织。通过中心组学习、专家宣讲、辅导讲座、专题培训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组织得力人员,加强社会宣传,使全会精神宣讲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让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深入解读全会精神,及时报道学习动态,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三要联系实际。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切实做好当前工作,做到学习、工作相互促进。要努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完成情况分析盘点,查找问题,明确重点,制定措施,破解难题,努力实现圆满收官;要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全会精神,先学一步、学深一些,指导好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要与当前重点任务结合起来,持续做好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扫黑除恶等工作,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坚定制度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享受到更多制度红利,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