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扫黑除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围绕市场监管职责,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积极有序组织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线索排查 严惩涉乱源头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工作。同时,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斗争相结合,加大对易滋生黑恶势力行业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消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在行政审批方面,紧紧围绕“加强对容易滋生黑恶势力行业的工商登记监管”工作职责,全市共排查企业档案5585户, 审查企业股东、高管、财务负责人资格2941人次。
在市场监管方面,紧紧围绕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的“开展打击商贸集市、批发市场、车站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取保护费的行霸、菜霸等黑恶势力”重点打击问题,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8077人次,滚动排查各类市场522个,排查市场主体及个体经营门店共35709户,对排查发现的973户无照经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对10户无证无照成品油经营户进行了取缔。
在打击传销工作方面,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组织开展打击传销集中专项行动7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006人次,共立案调查并移送公安机关组织领导传销案3起。
在重点治乱工作方面,全系统认真贯彻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工作原则,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斗争相结合,积极开展了对市场监管重点领域 “治乱”行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百日行动;酒类市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专项打假百日行动和对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综合执法、服务企业,全面体检、排查隐患”检查活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2389起,罚没款602.3万元。其中,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5起,假冒伪劣案件17起,违反食品安全、日用消费品质量案件1129 起,药品案件 210 起,违反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违法案件138起等。
强化宣传引导 营造舆论氛围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将该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 我市市场监督部门狠抓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利用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街头、进企业、进社区、进集贸市场的方式,宣传张贴扫黑除恶宣传海报200份,印发宣传单及宣传手册资料71349份,悬挂宣传标语952条,在全市56块大型街头LED广告电视屏幕滚动播放扫黑除恶通告、宣传标语等20300余次。在全市287个农副产品市场和局机关、基层所都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共发放调查表5000份,在各类媒体宣传48次。印制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知识手册》600本,基本达到了广造舆论,形成声势。
建立协调机制 促进部门联动
在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树立扫黑除恶工作“一盘棋”思想,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公安部门联合出台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协作机制》。期间,共同开展打击网络传销工作专项活动,对传销大要案件开展联合调查。在去年开展的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中,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公安、卫生、商务、网监等十部门联合对我市保健品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共立案查处案件9起,移送公安部门1起,有力打击了“保健品”市场乱象行为。此外,全市市场监督部门还主动配合公安、政法、纪委、法院协查企业工作。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协助公安、纪检、法院协查企业394户次,协查自然人54人,配合相关政法部门抽取企业信息1088户,冻结锁定企业信息24户。
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以更强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形成压倒性态势,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