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看着漫长,落到纸上,也不过一篇文章而已。有的寥寥几百字,短而有余韵;有的满满数千言,精彩却憋屈。同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林冲,正是如此。
八十万禁军教头,在高太尉眼里,当然什么都算不上,但是行走江湖,这个名号还是响当当的,若说自家与某八十万禁军教头相识,那可是面上有光,与有荣焉。王进和林冲的人生文章,都由得罪高太尉起笔,因着两人心胸不同,选择不同,人生便各有千秋。王进出场,便在病中,因父亲曾打过高太尉一棒这点过节,差点被太尉当场整死,全赖左右同事们尽力求情方得脱身。回家之后,当机立断,远走他乡。短而简单,却余韵袅袅。
林冲,可要精彩多了。出场先来个雅致有力的亮相,极富画面感:鲁智深禅杖舞得正畅快,“端的使得好”一声赞叹飒然而至。鲁智深照直望去,便见一位好汉,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众人还要做绿叶,都说,这位相公说好,那就是真好,衬得林冲这朵红花更加艳丽。
此时的林冲,说喝酒就喝酒,说结拜就结拜,端得是爽快淋漓。不料,锦儿慌张来叫,娘子被人调戏。林冲跑去攥住那人,便要暴揍,却是高太尉义子,这手便软了下来。这一软,把个好汉的一生软得跌宕起伏。且看:陆谦背友,误入白虎堂,含冤刺配沧州,忍辱休妻,大闹野猪林,棒打洪教头,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被逼上梁山,求纳投名状,背义杀王伦,之后位居梁山高位,不断冲锋陷阵,表面风光,万事不能做主,憋屈愤懑,直至中风而死。做文章是好文章,做人就十分委屈了。
自己的人生,其实可以选。比如,同样的事情,鲁智深定是二话不说,直接三拳打死;武松定是一脚踹翻在地,再一刀挖出心来;再不济,学王进远走高飞。可惜林冲不仅手软,而且性情更软。临别妻子之际,竟然写休书,这简直就是在向高太尉求饶:以后随便你们,与我无关了。有此一节,其人已不足观。既肯如此,当初何不献妻衙内,不仅没祸,还能升官。若说彼时身在屋檐下,那么后来高太尉被梁山俘获,成为宋江座上嘉宾,吃香喝辣,台下的林冲憋着一口气只敢怒目相视,又待怎么说!
林冲在太尉面前如此,在其他人面前却是另一番作态。王伦再怎么嫉贤妒能,于林冲却有收留之恩,断不至于杀掉,可他毫不犹豫地动手了。若为了自己做寨主,尚能理解,可他非但不做寨主,排名都要再三推让,搞得晁盖等人都很不好意思了。至于还算自己人的杜迁、宋万、朱贵,若敢略表不满,估计林冲不会介意再挥刀相向。后来,晁盖被史文恭一箭索命,临死前明确说杀史文恭者为山寨主,晁天王这边才闭眼,那边林冲就已经急巴巴地力推宋江上位了。
平心而论,林冲一身本领,既是梁山元老,又为梁山立了无数汗马功劳,三十六天罡排第六,五虎大将第二名,更难得他在宋江面前一口一个“哥哥”叫得殷勤,无论如何,宋江都应当对林冲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和笼络。可惜没有,宋江跪舔高太尉时,直当林冲是空气。林冲染病,“不想林冲染患风病瘫了,杨雄发背疮而死,时迁又感搅肠痧而死。宋江见了感伤不已……林冲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同样中风,看看宋江如何对李俊“李俊诈中风疾,倒在床上……宋江见报,亲自领医人来看治。”李俊后来海外称王,想来也是英雄。而林冲,在宋江心中,此刻已如药渣,不弃何为。宋江虚伪自私,但识人之明尚有。
林冲对有救命之恩的鲁智深却是另一番光景。与鲁智深在梁山相见时,林冲自称“小可”,言语之间已经生分。后鲁智深失陷华州,林冲表现,亦与常人无异。之后二人同在梁山,以鲁智深之豪爽,却再不见来往,其中意味不堪细思。
林冲的这篇人生大文章,头开得漂亮,过程精彩,可惜结尾黯然神伤,真是可惜可怜可叹!想林冲出场时,与鲁智深结交,实在是最欢畅的时候,若能一直那样下去,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