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母亲的菜地

◇人间百味

□ 贾淑林

72岁的母亲最大的爱好是种菜,我家院里院外到处种满了菜。一到春天,病恹恹的母亲立刻容光焕发,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早出晚归不知疲倦地冲向她的菜地。房前屋后、院子里、水地里都是她的战场。

母亲对待菜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家里附近的菜地经常水喝得饱肥吃得足,就是离家很远的水地也一样保证其“丰衣足食”。天旱时侯缺水,家里周围的地还好,远处水地里,母亲常常是在等别人睡着的时候,河里攒起点水了,半夜起来浇地。母亲说,坐在地边上听着禾苗“咝咝”吸水的声音,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那水好像流进了自己的心田,好舒坦好舒坦!

母亲的菜像母亲一样勤快,总比别人家的早一个节气。别人家的黄瓜才刚扭动细长的滕蔓开出娇羞的黄花,她的黄瓜已是顶花带刺冲上餐桌,别人家的南瓜还未开花,她的南瓜已经有绿油油的瓜宝宝满地爬,别人家的茄子还是青苗,她的茄子已经挂满紫色的果实,青椒尖椒更是一举拔得头筹……

母亲种菜是很讲究的,儿女们谁爱吃什么菜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什么菜该种多少、什么时候种、种什么品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给谁捎什么菜捎多少都有一本账,地不能浪费菜当然更不能浪费。

辣椒是全家人共同的爱好,当菜、当酱、当调味品都是餐餐必备的,自然就成了母亲的重点培养对象。她种的辣椒品种齐全,各有特色,有不太辣的长得光滑粗大的尖椒、满身褶子细长的辣味很浓的尖椒、小巧玲珑却辣的最带劲的朝天椒……当然最好的还是又细又长的笨辣椒,做成辣酱、油辣子,能吃到次年新辣子上市,腌成菜下酒也是很好吃的!

西红柿是要陪伴大家一年的,新鲜的吃完后大量的都要冷冻或做成酱,一直吃到次年再上新的,所以母亲总要大面积的播种。说来也怪,这两年西红柿不知道流行什么病,家家户户烂的满地,可母亲的西红柿却年年长势喜人。别人打农药,她却用药品氯化钾注射液配成溶液喷洒,别人上化肥她却只用大粪,你看,这个季节别人家的西红柿刚挂果,她种的已经脸泛桃色…

黄瓜被称为减肥美容食品,自然成了我们家女同胞们的最爱,只要回家,人人都会冲向菜园摘下一根用水一冲就吃,那真是又甜又脆又水灵,还有一种特别清新的大自然的味道。

苦瓜在母亲的菜园落户也就近几年的事。父亲因患糖尿病医生建议食用,刚开始在蔬菜店买,那东西贵而不鲜。次年母亲就在自家院里试种,一株细细的瓜蔓上收获了二十多根,又粗又壮又新鲜。从此一发不可收,直到现在全家人都能从那苦味中吃出香甜来。

西葫芦、土豆、豆角这些日常蔬菜母亲是会根据品种不同、生长周期长短分开批次种,一年种几茬,保证我们从春到秋都能吃上新鲜的。

母亲种菜也赶新潮,她的菜五花八门丰富多样,不用说传统的南爪、红薯、土豆、白菜、各色萝卜,就是近年来新兴的生菜、莜麦菜、菜花、洋葱、茼蒿……她都一一尝试种植。

对菜地的利用母亲是煞费心思的,比如,西红柿地里种上水萝卜,等水萝卜吃完了西红柿才长高,互不影响生长,种完西葫芦种白菜,黄瓜架下种香菜,菜畦上插上豆角……

母亲的菜是长脚的,尽管儿女们都东奔西走不在身边,她总有办法把她的菜送上儿女的餐桌。我们经常埋怨说吃她的菜路费总比菜钱贵,但她总是笑而不答一如既往地捎、捎、捎……而我们也心里记挂着母亲的菜一趟一趟的往家跑、跑、跑……

种菜让母亲青春焕发,每次回家,母亲唠叨的最多的就是她的菜,诸如今年种什么新菜啦、那一株菜被风刮折了她怎么巧妙的给菜“接骨”救治啦、某某夸她的菜是长得最好的啦……这时候的母亲一脸得意一脸骄傲一脸幸福。

走进母亲的菜地,随手摘下一颗西红柿,吹吹土,咬一口,满嘴的香甜,满心的幸福……

流年似水,繁华如梦,唯愿年年能吃上母亲种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