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 梁英杰) 自全市爱国卫生运动季活动开展以来,交城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瞄准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工作短板,以整治“四堆”“六乱”为重点,坚持实施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文化“五化”同步,着力打造特色美丽乡村,努力构建“全县美丽、全域整洁、全城文明”新形象。
推进重要路段、路面及人行道的改造,搞好大街小巷和裸露地面的硬化。该县对10条县道153公里和26条乡道356公里进行了大排查,重点对交郑线、义南线、交西线、交石线等七条主干公路进行了全线养护,由专业施工队对县乡道路进行补坑槽、划标线、修整路肩路坡、标志标牌、环境卫生进行养护整治,出动人员550余人次,机械78台次,喷标线3000余平方米,提高了公路出行能力。西社镇沙沟村投资214万元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彩绘墙体800平方米、修建护村坝400米、修建进出村柏油路2000米,有效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净化水环境。投资4.8亿元的开发区污水厂建成投产,该污水处理厂建设是县政府在财政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采取BOO特许经营模式,同时,由交城县政府投资、企业垫资,投资8000万元的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顺利完成,以及投资1000万元的西营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对交城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托管,与开发区、西营污水处理厂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
改造增设大街小巷的路灯,商店门牌和广告牌全部亮化,同时,拆除违规广告牌匾480块,清理小广告6500个,清理乱堆乱放2400处,清理僵尸车125辆,修复残垣断壁5600平方米。交城县住建局包示范街,开展了“集中整治龙山大街环境卫生义务劳动”,重点清理完成了路面、绿化带、人行道、排水沟、乱堆物料的集中整治,共清理垃圾320余吨,龙山大街环境卫生成效明显。交城县西社镇横岭村投资60万元,安装艺术路灯80盏,进一步美化、亮化了村庄环境。
按照“全方位、大面积、多领域的生态绿化”要求,全面开展绿化工作,该县共投入资金3600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50余万株,实施通道绿化完善提高工程70余公里,工业园区主干路网绿化工程5公里,农田林网3万亩,村庄绿化21个。完成了国道新旧307线、柏叶口水库沿线、磁窑河下游沿岸等主干沿线等重点区域周边绿化的后期管护,共管护绿篱9万平方米、宿根花草23万平方米、各类乔灌木7.5万株。对交城县城主干道进行花卉装饰和绿化树木修剪,对高速引线进行了花卉装饰和两侧建设立面美化,使高速引线成为交城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会立乡神堂坪村投资48万元完成了绿化、美化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粉刷墙壁5000余平方米,清理河道800余米,垃圾清运1000余吨,改旱厕80余户,实现了村庄美、街道宽、河道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坚持把农村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印发《关于在全县范围内打造文化墙、建设美丽乡村的办公会议纪要》,重点对城乡结合部和庞泉沟景区沿线50个村进行文化墙装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并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为题材,目前已装饰田家山村、沙沟村、米家庄村、神堂坪村的文化墙2.83万平方米,真正让文化融入城乡环境整治,植入美丽乡村建设。